那些心腹手下,其餘的都是可以拋棄的棄子,有時為了逃跑,還故擺疑陣,前面郭峰為了追剿不沾泥。可是追得吐血,前面輕敵中了幾次伏擊後就變得縮手縮腳,小隊怕埋伏,大隊不靈活,結果處處受制,再加上韓文登在背後使壞,那些士兵出工不出力,硬生生把都指揮使的位子弄丟。
有點像遊擊,有趣。
陸皓山最喜歡就這是這樣,手下有八百騎兵。可以說來去如風,那二百趙氏一族的子弟兵中,還有一支經趙敏訓練信鴿小隊,攜帶了一批傳遞資訊的信鴿,這些信鴿子經過訓練,可以快速地傳資訊,這對陸皓山極為有利。
再說在不沾泥內部,陸皓山也留下了一枚極為重要的棋子,一直利用信鴿暗中傳遞訊息。就在昨晚,陸皓山收到劉金柱所傳回來的訊息,經過超過半年的潛伏,劉金柱終於獲得不沾泥的信任。憑著他跟唐強他們學的保養火槍的技術,當上了火器總管的職務,掌管所有火器。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資訊,不沾泥“膽生毛”的倚仗。就是那批火槍,大明為了和後金打仗,把最好的裝備、最好戰士派到遼東戰線和後金死磕。腹地反而力量空虛,老虎不在山猴子稱大王,這是農民起義迅速的原因,要是關鍵時候給他來一個抽後腿,絕對能給他來個致命一擊。
現在的不沾泥已是昨日黃花,跑進四川這個“甕”中,沒有後援、沒人呼應,落敗不過是時間問題,在陸皓山眼中,那是一大塊蛋糕,有人為這塊“蛋糕”付出了代價,而陸皓山卻為此努力著。
“東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