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部分

怕難向韓文登交差罷了,聞言有些為難地說:“董大哥,不是功勞的問題,主要是韓指揮使大人那裡。。。。。。”

“就這樣定了,指揮使大人有我去說道,陸老弟你就放心好了,現在我是主將,你是副手,自然要聽我命令,到時有什麼事,只管往我身上推即可。”董劍很乾脆地說。

“是,那下官謹遵大人指令。”陸皓山沒法,只好應道。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就是想不同意都不行了。

於是,陸皓山和董劍正式分開,一心想證明自己的董劍不理會陸皓山的“好意”,讓陸皓山連同他的八百人馬殿後,用作後勤和支援,而他則帶著二千二精兵帶同韓文登借給他的精衛,浩浩蕩蕩地奔赴前線。

陸皓山的人馬,他一個都不用,明顯有鬥氣的成分。

當然,陸皓山也樂於接受這種現實。

第二天一早,急於證明自己董劍就帶領人馬離開,而陸皓山攜著八百本部人馬殿後。

“大人,這姓董的過河拆橋,他們在前搶功,讓我們在後面,說是支授,十有**是怕我們搶了他的風頭,真是太可恨了。”孫熊的性子有些直,看到董劍等人走遠了,剩下的全是自己人,不由一臉不岔地說。

在他看來,自家大人一路上忙前忙後,做牛做馬,而那董劍做甩手掌櫃什麼也不理,整天躲在馬車裡玩女人,這一點都不公平。

陸皓山倒是很看得看,笑著安撫他說:“董指揮使是主將,我是副手,做多一點很應該,他一不搶功、二不推我們下火坑,三又沒有故意陷害我們,怎麼說過河拆橋呢?”

李定國有些擔心地說:“大人,現在朝廷布下了重兵,在山西這裡佈下了一張大網,以黃河為天險,逐步收縮,這次抽調的都是精兵悍將,很明顯是要把那些人一網打盡,大人,現在可是僧多粥少,要是去晚了,只怕就湯都喝不上了。”

趙功常雖說是近身侍衛,不過陸皓山沒什麼架子,身邊的人只要有建議,都可以提出來,聞言咬咬牙說:“大人,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我們也可以出擊搶功勞,以我們情報小組的能力還有快速傳遞訊息的能力,肯定有所作為,說不定能撿不少便宜呢。”

“沒錯”很少開口的唐強也附和道:“大人,機會就在眼前,萬萬不能錯過。”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開始討論了起來,有人說董劍目中無人,不講義氣,有人說自己出動,說不定戰果更大,還有人提議跟在後面,伺機搶功等等,一個個都是很急切地勸陸皓山儘快行動,不然就白來一趟了。

陸皓山聽了,表面沒有說話,不過心裡卻是暗笑不已:一將無能,害死三軍,自己並不介意董劍搶功勞,但是卻很害怕他在戰場上亂指揮,以前那氣量,十有**要自己的手下去做炮灰,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手下過於強大從而難以鉗制,董劍說要分兵,陸皓山明面不肯,那不過是做樣子給韓文登的人看,到時出什麼事,自己也可以置身事外。

所有人都以為那些暴民不堪一擊,這次出征就是搶人頭、賺軍功、搏出位,實際上,經過這幾年的鬥爭,那些農民起義軍已成長起來了,特別的那些勤王兵的加入,讓他們的實力有了質的提高,再說像張獻忠、李自成等人,哪個是好對付的角色?所有人都以為這次可以輕易剿滅這些人,實際大錯特錯。”

如果說大明的氣數未盡,那麼這些“暴民”的運數還在,除非,陸皓山有洪承疇或曹文詔那樣的地位,又或陸皓山是那種忠貞不二的忠巨,可惜,陸皓山只是一個投機者,一個想改變現狀的投機者,對於大明這種腐朽墜落現狀,早就心生不滿了。

看到眾人討論得差不多了,陸皓山擺擺手說:“好了,此事既然已下了定論,我們還是依照董指揮使的命令,做好後勤工作,其他的,就不必多議,免得閒話傳出去,影響本官與董指揮使的感情。”

別人擔心,陸皓山可是一點也不擔心,因為他感到,好戲還在後頭呢。(未完待續。。)

ps: 今天發燒,明天三更補回

262 聞喜慘案

作為後勤,其實活兒挺輕鬆,就是定期到附近的官倉取糧,這是得到朝廷許可的,幾千人的隊伍,從四川到山西,戰線無限拉長,從四川運糧過來不現實,也很浪費,出兵跨境作戰,不用山西官員百姓出兵餉就算不錯了,糧草供給還是要的,當然,碰上糧草補給不及時,或手續辦得不及時,也要拿銀子從百姓或鄉紳手裡購買。

算是撈了一個優差。

此時晉(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