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說蜀道難難以上青天,劉闢久居西川多年,熟知地理、民情,又是蓄謀已久,朝廷有甚麼把握打贏這一仗呢。”
袁滋是穩健派,他雖也贊同此仗必須打,卻不像杜黃裳那樣樂觀,他強調此戰若不能避免,必須做好充足的戰前準備,而不能像杜黃裳那樣說打就打,那樣做,他認為太過冒險。
袁滋的見解得到多數官員的贊同,眾人紛紛言是,聲音很小,但態度很堅決。
李純不動聲色地望了李茂一眼,問道:“李少卿有甚話說,究竟是主張打還是主張撫?”
李茂出班奏道:“能不打自然不打最好,孫子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仗若是不打,無疑是給天下的野心家們傳遞了一個很壞的訊號,那就是朝廷只敢撿軟柿子捏,稍稍硬一點的柿子朝廷就束手無策了。劉闢一無才無德的書生尚且能兼領三鎮,你讓那些野心勃勃、志氣比天高的藩帥們又會怎麼想,他們若上奏朝廷說我要領四鎮、五鎮乃至六鎮、七鎮呢,你也要答應他們嗎?你不答應他們就要造反,你答應他們,那要不了多久,天子所能以臂指手的地方也就只剩兩京關中之地了。到時候錢糧不足,諸公的俸祿怕都是問題啊。所以這仗得打,而且得說打就打,打他個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也。”
李茂出身不高,又非士林出身,驟然躥升高位,在朝中那些靠門蔭、科舉起身計程車大夫們眼裡就是個痞子,如今他這痞氣十足、不學無術的一段話說出來,眾人不覺瞠目結舌,欲和他辯,又怕失了身份,於是紛紛閉嘴。
杜黃裳聞言撫須微笑,心裡暗贊李茂有辦法。
第380章 諒你也不敢
李純聞言憤然而起道:“劉闢逆反,朕必討之,此事無須再議。朕今日只問諸卿,朝廷需要怎樣才能討平西川?”
形勢出現如此突進,每個人都在心裡重新調整自己的思路,延英殿裡一時冷了場,一旁侍候的突吐承璀,趕忙讓人上茶水果點,緩和一下緊張的氣氛。
稍事休整後,眾人的思路調整過來。
袁滋首先開口道:“臣曾任山南西道節度使,由山南入川,山環水聚,道路險阻,易守而難攻。若要討平西川,非十萬大軍不能奏效,按三名丁夫保障一名戰士,十萬大軍若出,運送給養的就不下三十萬丁夫,人吃馬喂,加上路途中的消耗,僅此一項,每日所費就不下兩萬貫。朝廷府庫而今是有錢無糧,若行和糶之法,難免帶動京城及關中糧價飛漲,損害窮苦百姓,動搖朝廷根本,且後續糧料亦無保障。若從江淮等地轉運,水旱並進,千里之遙,至快也須今秋十月才能齊備,出兵不過月餘便是寒冬,蜀地溼冷,不比關中,軍士水土不服,易生疾病,消磨士氣,如此,戰事遷延,恐到明年年中方能結束,勞師遠征,府庫空虛,臣恐非國家之幸。”
李純淡淡地說道:“朕說過,今日只議論怎麼打。”
面對皇帝的提醒,袁滋略略頓了下,繼續進言道:“臣以為討平西川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建功,不如徐徐籌備,待明年正月出兵,秋涼之前或可結束。”
李純點了點頭,嗯了一聲。
杜黃裳道:“劉闢不知軍事,又無德望,不過狂狷一書生罷了,哪用得著出兵十萬,以老夫之見,只需詔令山南、東川兩道同時發兵,再由朝廷出一支勁旅,約五千人,便可蕩平西川,擒殺劉闢。”
天寶年間西川駐軍約四萬,此後逐年增加,至貞元末年已有五萬人,劉闢既有心謀反,又私募勇士,僱傭土族部落兵,號稱擁兵十萬,擠掉水分,西川現在的總兵力絕不下七萬,東川和山南西道兩鎮能用於平亂的軍隊合計不足兩萬,朝廷出兵五千,不過兩萬五千。
劉闢以逸待勞有天險可供倚仗,朝廷的軍隊是三股繩擰成一根,協同方面是個大問題,內耗自不可免,加之又是勞師遠征,跨越千山萬水,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以少擊多,能有多少勝算?
眾人對杜黃裳的話都有些不以為然,加之他平素為人太過霸道,有人竟已發出了輕微的噓聲。
李純眉頭擰了起來,杜黃裳主張出兵討伐劉闢他是認可的,但此人身為宰相也未免太過粗枝大葉,兩萬五對七萬已經是落入下風,何況又是勞師遠征,又是客場異地作戰,這實在是有些把軍國大事當兒戲了。
李茂看到了李純皺起眉頭,其他眾人也看到了,形勢發生了微妙變化。
杜黃裳覺察到了這種變化,處境對他有些不妙,他有些著急,他頻頻向李茂使眼色,讓李茂站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