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人也做好各種準備,大羅洞天之中各路修士也早已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下場鬥法奪寶,爭得自己心儀之物。
仙道修士行事簡練,沒有什麼冗長的歌功頌德,但在場之人都瞭解,如今他們立足的這片地方,百餘年前正是仙魔兩道最後決戰之地,也是祁震花費三年時間,以絕**力開闢的洞天空間。
這麼多的前人遺物得以現世,主要還是歸功祁震,萬寶閣也相當懂得處理內中關係,只是將自己當成一個卑微的參與者,反而將祁震高捧得有些不自然。
祁震與穆徹宏早有約定,由他們二人率先下場鬥法,爭奪荻風劍的歸屬,作為近年來名聲暴漲之人,祁震出手自然能引起所有人的關注。
穆徹宏拜入麻衣道時間不長,單以修為境界論,絕對不是祁震的對手,而且如今麻衣道名存實亡,門人弟子離散各地,無意重建宗門,穆徹宏的出手,很有可能是未來數十年間麻衣道傳人最後一次彰顯手段了。
甫入門不久,就遭逢如此劫難,祁震自覺若身處麻衣道之中,恐怕也會道心崩潰、無法承受。但是仔細打量穆徹宏,不僅當年驕橫自傲之氣完全不見,反而平靜如水,不見波瀾。
麻衣道的傳承比較特別,門中尊長收徒傳法,絕大多數是在遊歷世間的過程中完成的,門人弟子的修煉也不是在本山道場閉關苦修。
至於麻衣道的本山道場磐石山,本來就是一片地處北方的苦寒之地,周圍沒有多少人煙聚居,在仙道七宗之中,算是最超然避世的一家,所以當初魔道進攻磐石山,麻衣道到底有多少門人喪生其中、又有多少人成功逃離,至今也是未知之數。
穆徹宏本人自從來到大羅洞天之後就沒有離開,平日裡行事也是極為低調,如果不是與祁震的約定,甚至絕大部分洞天之中的修士,都不知道有這麼一號人物。
兩人位處八十一座擂臺最重要的那座,立於兩方,彼此行禮過後,自然可以開始鬥法。
祁震已有煉神境修為,自然不會先行出手,然而看見穆徹宏身如磐石不動,似乎一絲法力波動都不曾流露。
眾人略感奇怪,祁震不敢大意,元神遍照周遭,只覺得自己好像身處一片不斷演變的山川之中。
這正是麻衣道的看家本領——大千山河。
這不是法術、更不是神通,而是麻衣道門人在遊歷世間時,將一切山川景象印入神識當中,即便已經離開一地,但是那方山河卻好似跟隨著修士離開一樣。
只要穆徹宏將神識散佈開來,這數年間他一路周遊世間修煉,所見所聞都會換做虛實變化中的景象,若是旁人試圖以神識探查,會不自覺地落入這片山河之中。
祁震也是暗自驚異,這樣的修煉方式,果然是見所未見,他只在溯光真人口中偶爾聽說過麻衣道有如此妙法。
好在祁震元神堅定,撲面山河景象湧來,元神依舊巍然不動。穆徹宏的攻擊並不是波浪衝擊祁震的元神,而是徹底落在了空處。
這番鬥法完全超出大多數修士可以瞭解的範疇,神識的來往、元神的固守,根本無所謂空間的侷限。
在祁震與穆徹宏之間,精神的距離越來越遠,穆徹宏這幾年間周遊多少千萬裡的山川,祁震的元神就在多少距離之外。
這並不是祁震施展了虛空定力,強行拓展了千萬裡空間,他本人如今也尚無如此修為,但若是以神識查探,卻又會感覺到兩人距離的確遙遠得難以估測。
兩人的身形明明佇立在擂臺兩邊,腳下根本沒有絲毫動彈,但是兩人彼此間的距離卻莫名增大。
穆徹宏根本沒有施展法力,因為穆徹宏知道,自己的那點法力修為在祁震面前,只不過是巨人手裡脆弱的樹枝,根本不堪輕輕一折。
而穆徹宏當然也不會想當然地就覺得自己能夠憑藉大千山河可以贏過祁震,但只要神識少有觸及,將祁震攏括其中,那就說明麻衣道的修煉確實有獨到之處。
這樣的鬥法,雙方都有著默契,祁震不會憑藉一身強橫法力取勝,只要穆徹宏的神識能夠影響到祁震的元神,不管深淺程度如何,都算是穆徹宏的勝利。
祁震面對大千山河靠近,元神只需秉持一念不動,山河景色自然不會再向自己靠近,元神可以與同等境界之人以通感交流無礙,但也可以是割據世間與自我的最強屏障。
山河綿延、變化無窮,祁震甚至感覺到,如果穆徹宏繼續修煉下去,這片山河不僅範圍距離更廣,而且有可能以虛化實,若是到了煉神境,以虛空定力拓展洞天結界,這大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