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在給自己找個師傅了,曾毅如今的權勢,只要不做一些傻事,日後,權至內閣首輔,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就算曾毅不如內閣,可,他的權勢,足以掌控朝局,讓他的自己人入閣的。
這個時候,給自己找個老師,可不就是往自己頭上戴緊箍咒的嗎?
“曾毅那邊,夫定然一力勸說。”
“然,元輔雖然對曾毅所行有所意見,但,正因此,元輔才不能拒絕,若是此事成了,日後,元輔諄諄教導,自不必有所擔憂了。”
楊廷和這話,就是在給劉健這個首輔找臺階下了,這麼個學生,誰不想要?
別看之前看不慣,可一旦成了自家孩子,什麼行為,都是好的了,這就是孩子是自家的好。
若非是形勢所迫,楊廷和豈會願意便宜了劉健?
這事,楊廷和不擔心曾毅不答應,之前,他就想過這個法子,試探過曾毅的意思,而曾毅,也是點頭了的。
在楊廷和看來,這其實是最好的局面,也是最為有利的局面。
一旦曾毅成了劉健的弟子,到時候,內閣當中,可就是和曾毅檸成了一股繩,到時候,軍備革新一事,自然是不必提了。
這其實也不算委屈曾毅,畢竟劉健在士林當中,也是遍佈學生的,到時候,這些人,都會成為曾毅的助力。
只不過,卻也算是讓曾毅多了個師傅,這其中,說到底,其實,還是曾毅吃虧了。
不過,為了大明朝社稷,為了日後不受外族入侵,讓軍備革新包括日後的變法順利推行,減少阻力,曾毅甘願如此。
第五百一十八章消耗
有了楊廷和給臺階下,且,謝遷和李東陽在旁邊符合,這事,劉健自然是不會拒絕的,其實,如此,對內閣,也是一大好處。…。。…
一旦曾毅拜劉健這個內閣首輔為師,那,自然而然,內閣的地位,會更加一步確認的,同時,劉瑾對內閣那不安分的心思,也該收攏一番的。
因此,內閣上下,對這件事,其實,還是很認同的,朝廷之上,原本,就有許多利益的結合的。
只不過,現在,這事,卻也只是內閣一廂情願罷了,畢竟,曾毅那邊沒有正式點頭。
若是換了旁人,碰到這種事情,拜當朝內閣首輔為師,自然是願意的,可,曾毅卻不一定的。
雖說楊廷和之前有過試探的詢問,可,畢竟只是試探,沒有把話挑明,且,一切,都是楊廷和自己的分析罷了。
認為曾毅會同意,畢竟這是為了大局著想,認為曾毅會同意,這有利於雙方,且,曾毅一旦拜劉健為師,不同於旁的學生拜師。
劉健的坐下,曾毅自然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弟子,其所擁有的權力,自然是極大的,這,利於軍備革新和日後的變法。
但是,這一切,不過全都是楊廷和自己所想,至於到底如此,還是要看曾毅的意思了。
不過,楊廷和既然提出了此事,那,就有一定的把握去說服曾毅的。
只不過,因為聖旨下達,讓曾毅養病的原因,這事,卻是沒有急著去做的,畢竟,若是這個時候,曾毅拜師,豈不是證明他之前真的是在裝病?
裝病到是沒什麼,這情況,怕是朝廷大臣也都猜的出來,可,問題是,有些事情,多少要有些遮掩的。
這點,內閣所有大臣也都知道,劉健也明白,是以,也不強求,只不過,心裡,肯定是惦記上這件事了。
這,其實也是楊廷和的謀算之一。
既然要讓曾毅拜劉健為師,且,曾經試探過曾毅,曾毅沒有反對,可,楊廷和其實是支援曾毅的。
所以,自然不能讓曾毅吃虧了。
既然如此,那,就要讓劉健的態度進行改變了,然而,劉健的‘性’子,非常執拗,輕易是改變不成的。
但是,旁人改變不了劉健的‘性’子,可是,他自己卻是能的。
楊廷和用的就是這招,曾毅如今也是名滿天下,權勢滔天,且,其沒有惡名,若是此子能拜在劉健‘門’人,對劉健而言,自然也是一大喜事。
楊廷和用的法子,就是先勾起劉健心中的念頭,然後,先掉他一段時間,讓他心中有些焦慮了,然後,在和曾毅商議此事。
到時候,等曾毅拜師以後,劉健對曾毅的觀念,自然會變一變的。
可以說,為了這件事,楊廷和也是煞費苦心的,而這根本目的,楊廷和欣賞曾毅是一回事,可,楊廷和卻是在用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