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沒人吭聲的。
當今聖上,可是十分不喜早朝的,這才剛剛登基,就已經斷了早朝數月,而最近的一次早朝,是因為曾毅的回京,對曾毅進行封賞。
尤其可見,皇帝心裡,對曾毅,是何等的看重,可以說,上次早朝,是專‘門’為了曾毅,才會上早朝的。
而這次早朝,雖未有明確訊息,可是,卻也都傳的有鼻子有眼,是曾毅要裁撤錦衣衛詔獄,是以,奏明當今天子,當今天子才開設了今天的早朝。
若是往常,趁著好不容易早朝的機會,下面的臣子,指不定該奏些什麼本章了,甚至,會藉著這個機會,勸誡正德勤於朝政,祖宗規矩不可廢等。
然,今天,卻是沒有這麼不開眼的人。
誰都知道,今天早朝最大的可能是什麼,這個時候,比起裁撤錦衣衛詔獄而言,其餘的,什麼都不重要了。
是以,沒有哪個不開眼的官員會在這個時候說些讓皇帝不高興的事,若不然,若是因此而耽擱了裁撤詔獄,那,真是千古罪人了。
大殿內沉默了許久,卻是靜的連百官的呼吸聲都能聽的清清楚楚。
沒人吭聲,甚至,沒人回頭,可是,心裡,卻都是在盼著曾毅開口的。
“陛下,臣有本奏。”
曾毅沒有讓諸位大臣失望,從列班當中站了出來,從袖子當中掏出了一本厚厚的奏摺,身子微微彎曲,雙手奉於頭頂。
立時,滿朝文武所有官員的眼睛全都盯向了曾毅,神情中,都帶著一絲的熱情。
此時的曾毅,在百官心中,從上到下,從裡到外,沒一處不可愛的,就像是自家大人看自家孩子那樣,怎麼看,怎麼好,就沒壞的地方。
端坐在龍椅上的正德也坐直了身子,深吸了口氣,今天的情況,曾毅自然是和他商量過的,是以,正德也知道,今個的早朝,會是個什麼情況。
日後,歷史上定然會對今個的早朝有一個明確的記載。
是以,正德今個,也不復往日的懶散,神情肅穆,左手微微抬起,衝著曾毅點了一下,擲地有聲的吐出了一個字:“念。”
“臣遵旨。”
曾毅領旨,站直了身子,雙手開啟了奏摺。
這速度,不慢,或者說,是行雲流水,可是,在百官的眼中,曾毅的動作,卻是太慢了,甚至,讓百官恨不得上前,去從曾毅手中把奏摺搶過來,先快速的看一遍。
深吸了口氣,曾毅是知道的,今個的早朝,定然會在歷史上留下濃郁的一筆,而他曾毅,也將隨之聲名遠播。
這是在為以後的改革,在打基礎。
雖說曾毅能夠確定,裁撤錦衣衛詔獄,是肯定不會出差錯的,可是,這詔獄,是否真正的裁掉,或者,是落入東廠之手。
這個,曾毅雖說早有算計,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