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全部警惕地站了起來,但是面對的只是空空如野,已經沒人的山林了。
六萬大軍分佈在匡闊的地方,自然是防不勝防,此時有沒有臨時休整的營地,只好不停地面對楊成軍的襲擾,雖然派出哨騎也可以將這些襲擾的楊成軍擋住,但是畢竟戰鬥是在吐蕃中軍的附近發生,所以依然會波及吐蕃大軍,讓吐蕃大軍根本無法安心休整。
第355章再拿前軍開刀
吐蕃大軍在原地休整了三天之後,大軍才又開始出發,沿著犛牛江而下,依然是五千人的前軍開路,隨後是吐蕃贊普棄隸縮讚的六萬人的中軍,最後面是三萬人的後軍保護著吐蕃的糧草。
棄隸縮贊心中憤怒不已,他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將楊成殺死,他本來心中的自傲認定已經識破了楊成的戰法,但是就是在他自認為識破了楊成的戰法的同時,吐蕃大軍在進入雲南的第一天就被楊成軍伏擊了前軍的五千人,最後前軍片甲未留,全部戰死了,而且還被楊成製作成了景觀,對吐蕃大軍計程車氣影響非常大。
隨後,吐蕃大軍在休整的時候又被楊成軍襲擾,讓六萬大軍顧頭失尾,最後贊普棄隸縮贊只好讓大軍再休整兩天,開始搭建臨時的營地進駐休息。
起初,前軍五千人被楊成伏擊全殲,棄隸縮贊心中怒火熊熊,本來打算讓大軍原地休息一天,然後大軍就繼續前進,儘早到達大理城下。
但是面對山林中到處都是楊成軍的襲擾,六萬吐蕃大軍根本無法休整,最後一天下來反倒是更加疲憊。棄隸縮贊只好再次下令搭建圍欄,然後大軍進入其中休整,這樣才算徹底將楊成軍的襲擾擋在了外面,六萬吐蕃大軍得意休整了兩天,然後才再次上路。
此時,吐蕃大軍依然是五千前軍開路,然後後面是棄隸縮讚的中軍,隨後就是後軍,然後繼續沿著犛牛江朝著大理城而去。
雖然有了上次前軍的教訓,但是這次吐蕃大軍依然不吸取教訓,棄隸縮贊認定楊成設伏也就一次而已,絕對不會再使用第二次,但是事情萬往往就是在認定的不可能的時候發生了。
這次吐蕃前軍依然是五千人,而且也是開拔出了二十里之外,並且認定楊成絕對不會再使用之前的戰法,於是前軍在行軍中就沒有足夠的警惕,再起進入了楊成設定的伏擊圈中。
雲南是多山林的地形,所以非常適合設定伏擊戰,並且這些伏擊戰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伏擊。
楊成領著大軍就躲在一個山谷中,萬萬相隔一座山就是吐蕃大軍,當吐蕃人派出大量哨騎開始巡視的時候,根本看不到人,但是當這些哨騎離開之後,往往也是吐蕃大軍進入伏擊圈之後,楊成才會在躲避的山谷中出來,然後衝四面突然殺出。
本來吐蕃前軍已經很小心了,但是還是誤入了楊成的伏擊圈,最後被楊成率領的一萬大軍從四面包抄了起來。
突然間殺出大量的楊成軍,這樣吐蕃前軍的統兵將軍心中驚恐不已,大軍再次開拔不到兩天,楊成又一次使用同樣的戰法對付他們了,並且他們派出去的哨騎根本就沒有發現。
此時,楊成軍已經從四面衝殺而來,這次伏擊放棄了傳統意義上的居高臨下,滾木雷石的打法,而是隱蔽大軍,從四面殺出,將吐蕃大軍包圍的戰法。
楊成使用這樣的打法就是為了更好的隱藏大軍的行動,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是這種伏擊沒有在開戰之初對吐蕃大軍形成有效地殺傷,此時只能面對吐蕃大軍滿滿收攏的陣型,然後就是包圍強攻的戰法了。
吐蕃前軍統兵將軍看到身邊的五千士卒已經全部歸攏了過來,不免安心了不少,楊成軍沒有使用居高臨下的打法,他是清楚原因的,如果是再次使用那樣的戰法,伏擊早就被發現了。
身邊有了五千人,吐蕃前軍統兵將軍立刻就有了底氣,開始佈置防禦陣型,並且放飛戰鷹,向中軍的棄隸縮贊求援。
果然,隨著吐蕃人的防禦展開了之後,楊成軍攻勢也受到了阻礙,漸漸地攻勢就沒有那麼兇猛了,雙方都陷入了膠著之中,一萬楊成軍此時也放慢了進攻節奏,慢慢地收攏防禦,圍困住吐蕃前軍。
就在兩軍陷入僵持的時候,處在後軍的吐蕃贊普棄隸縮贊已經接到了前軍戰鷹的求援,知道前軍再次陷入伏擊中了。
但是前軍統兵將軍給他的信件中說明前軍已經收攏防禦完畢,完全可以和楊成軍形成對峙,不會潰敗。
棄隸縮贊心中怒火熊熊,他認定楊成這是在羞辱他,同樣的戰法想要使用兩次,但是這次沒有任何的功效了,於是棄隸縮贊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