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頓時都將耳朵豎了起來,他們想要知道這個皇帝的重頭戲是何人,而且皇帝安排這個人突然到劍南是為了什麼?
此時,李隆基接著說道:“左千牛衛中郎將楊成履歷大功,朕準備令楊成擔任劍南節度使一職,不知眾愛卿可有異議?”
此話一出,正個大殿上頓時陷入了一片議論之中,眾人萬萬沒有想到在長安臭名昭著的楊成竟然被李隆基任命為了劍南節度使。
最令眾人驚愕的是楊成此時還不到三旬,這樣年輕就升任劍南節度使,實在是出乎眾人的意料,但是眾人此時出了楊成太年輕之外,沒有任何反對楊成的理由,如果說戰功,那樣成絕對可以勝任節度使。
此時,李林甫心中頓時一陣的驚愕,他沒有想到皇帝竟然派楊成去劍南擔任節度使,除此之外,李林甫心中也開始思索起來,那就是皇帝李隆基突然這樣的安排,究竟是為了什麼?
身為首相,李林甫今天的大朝會可是失盡了臉面,對李隆基心中的想法一無所知,而且還是如此重要的事情,讓李林甫直接出於被動之中,完全不知道皇帝要幹什麼?心中在想什麼?
但是,李林甫可以斷定的是,今天大朝會上發生的一切,都和三天之前李隆基遇刺有關。可是李林甫對於三天之前發生是一切全然不知,和一般的市井小民知道的差不多。
上陽宮已經被陳玄禮圍得水榭她不同,上陽宮中的女人也都被看押了起來,當事人江採萍等已經被禁軍牢牢守衛著,任何人都進不去。
最重要的是陳玄禮可不是李林甫的人,李林甫想要從陳玄禮那裡打聽到訊息是絕對不可能的。
甚至在李林甫看來,陳玄禮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要比他重很多,皇帝李隆基一直將陳玄禮當做心腹,不然也不會將禁軍交給陳玄禮,所以在這個事情上,陳玄禮是絕對不會放聲的,他知道厲害關係。
於是,李林甫在大朝會之前,心中焦爐不已,但是就是沒有任何的風聲,甚至聯絡一些能夠聯絡上的禁軍中的校尉,那些校尉也都是茫然不知,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按照命令列事而已。
此時,李林甫完全不知道李隆基將楊成當放到劍南要幹什麼,他知道絕對不是皇帝李隆基認定楊成的功勞,然後封賞楊成一個節度使的。
相對於大殿上百官的驚愕,楊成此時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李隆基突然勝任他為劍南節度使,實在是出乎楊成的意料。
而且最重要的是劍南之前有節度使,雖然章仇兼瓊沒有什麼攻來,但是西南還算穩定,完全沒有必要將章仇兼瓊帶回來。
此時,楊成心中不由地聯想到了南邵王的事情,心中猜測是不是三天之前刺殺李隆基的人是南邵王派來的,所以李隆基才會突然讓他去劍南擔任節度使一職。
同時楊成又想到了他知道南邵王歸義的陰謀,心中頓時一陣的悽苦,這個時候去劍南,那真是沒事找事,到了那裡絕對不會安生的。
但是,楊成知道他此時沒有選擇,因為皇帝李隆基已經任命了他,雖然此時還在徵求百官的意見,可是此時有誰會出來反對呢?
楊成心中一陣的不解和悽苦,他是知道南邵王歸義的陰謀的,此時到了劍南,要是趕上歸義造反該怎麼辦?楊成也不知道李隆基是不是已經知道了南邵王歸義的陰謀,這才派他去劍南的。
此時,看到大殿上一陣的安寧,眾人沒有出來反對的,李隆基嘴角上閃過一絲笑意,然偶朝著眾人說道:“那好,事情就這樣定了,兵部趕快擬定文書,召回章仇兼瓊,然後令楊成上任。”
李林甫身體微微動了一下,他此時對楊成已經有些不滿了,心中也多了一點提防,心中糾結了一下,準備出來反對,但是最後還是忍住了,他知道此時絕對不是出來反對的時候。現在首要的事情是把三天之前發生的事情搞清楚再說。
百官都不明白皇帝李隆基的心思,更是不明白為什麼派楊成去劍南,其中的隱情,只有李隆基自己知道。
第294章和盤托出
李隆基心中的想法只有他自己清楚,這次發生的刺殺事件也是讓李隆基心中升起了警惕之心,看到王皇后全身焦黑,還有在烈火中散發出來的陣陣刺鼻的意味,李隆基的心都在顫抖。
李隆基不是在為王皇后惋惜,而是對於這些暗中力量的恐懼,這些人竟然可以使用這樣極端的方式將王皇后一個死人變成這個樣子,而且看到王皇后身體中流淌出來的泛著黑色的血液,李隆基就知道這些人不僅是要造反,同時也和巫蠱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