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還是猛撞沒有分寸,但是楊成是不會將這些事情說出去的,畢竟楊成心中也不喜歡李林甫。
楊成隨後依然有些不解地朝著王震說道:“公子過濾了,王將軍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會平安無事的,王將軍不日就要回到府中,公子還是回去準備迎接將軍歸來吧。”
楊成此時也不知道如何幫助這個王震,畢竟這只是猜測而已,怎麼能當真呢,況且即使李林甫準備對王忠嗣暗中下手,那楊成也很難插上手,畢竟楊成不能派人出去保護王忠嗣吧。
王震似乎已經意料到楊成會說這樣的話,他絲毫沒有對楊成的推諉感到意外,然後朝著楊成說道:“將軍忠義,人人皆知,某不求別的,只希望將軍能夠在皇帝陛下面前為家父求的一對甲士護衛,只要安全地到了漢陽,那時就好辦了。”
楊成聽了王震的話之後,頓時有些詫異,他沒有想到王震竟然是這樣的一個要求,楊成知道自己想多了,然後臉上有些尷尬地笑了笑、
楊成知道此時的王忠嗣已經不都再有親兵了,身邊能夠留下人的也不會太多,畢竟如果上任漢陽的時一路上帶上眾多手下,還都是有武器的甲士,那可就要自己找死了。
楊成隨後朝著王震說道:“公子放心便是,則是抱在楊某身上,楊某一定會保王將軍平安到漢陽的。”
王震一聽,頓時大喜,立刻激動地向楊成行禮,此時他心中最擔心的就是李林甫在暗中派人在他們去漢陽的路上劫殺他們,而且家父又是待罪之身,身邊絕對不會帶上太多的人,也就是一些家奴和誰從而已,至於甲士更是不會有,身邊都是這讓人,如何能夠擋住李林甫的劫殺。
此時得到了楊成肯定答覆,王震心中頓時一陣的激動和狂喜,連連向楊成道謝。
第296章冤家上門了
清涼的夜空,漫天繁星,在長安城的一腳中,清幽的院落中靜靜地站立著一個男子,男子一身白色長袍,頭上是一一個簡單的皂角幞頭,手中一般摺扇,一身便裝隨行,站在庭院中看著天上的星辰。
男子就是當初在青海湖岸邊找上楊成人,此時他的一隻手中握著一把摺扇,一隻手手中把玩著一枚精緻的玉佩,上面一面是猙獰的龍頭,這枚玉佩是他們的象徵,楊成的手中也有一枚。
男子名為李復,再次隱居是已經數十年了,從武則天統治晚期就再次生活,但是那是的他還是一個不問世事的孩童,直到二十年強,李復的父親離世了,他才繼承了父親留下的使命,開始了心中的大志。
李復的父親名為李衝,乃是李唐皇室之人,封號為琅邪王,乃是李唐宗室皇族,但是此時已經沒有人知道這個琅邪王的封號了,就是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再敢提及此事了。
琅邪王李衝也只是一個配角,主角當時琅邪王李衝的父親,封號為越王的李貞,李貞是大唐武則天年間越王之亂的發起者,但是越王之亂很快就被鎮壓了,並且越王李貞也戰死了,一種越王族人也都被殺或者被貶。
光宅元年,武則天臨朝稱制,不久廢唐中宗,立幼子豫王李旦為皇帝,即唐睿宗,但實際大權掌握在武則天皇和武氏外戚手中。
因為李氏皇族盡忠盡孝於先皇列祖列宗,所以準備一起反抗武則天,奪取李氏皇族社稷。這些李氏皇族主要有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夔、李元嘉的兒子黃國公李撰、李元軌的兒子江都王李緒、李靈夔的兒子范陽王李藹、虢王李鳳的兒子東莞郡公李融,和包括越王李貞、李貞長子琅玡王李衝等人。
武則天在完成修建明堂後,召集宗室聚集於東都洛陽,在洛水舉行祭神儀式。李貞等人預防武氏皇太后可能先將他們誅滅乾淨,於是起兵反抗武則天。
在諸王約定共同起兵的時間之前,李衝在他作刺史的博州提前起兵反抗,並且事前通知了父親越王李貞、紀王李慎、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和魯王李靈夔等人,讓李唐宗族同時起兵反抗武則天。但只有李貞起兵,其他諸王都沒有準備充分,而遲疑不決。
結果可想而知,武則天得知越王李貞和兒子琅邪王李衝起兵造反,立刻命左豹韜衛大將軍麴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夏官尚書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鳳閣侍郎張光輔為主帥,率十萬大軍討伐李貞,並且削李貞及李衝父子屬籍,改姓虺氏。
李貞父子雖然準備充分,但是畢竟孤立無援,兵微將少,原定好的幾個王爺在最後時刻畏懼武則天的兵威,最後都放棄了起兵,最後只剩下越王李貞和兒子琅邪王李衝兩人起兵,最後兩人在汝南兵敗,越王李貞自盡,一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