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魯之輩,真是沒見過世面,將這裡當成什麼?嗨,真是遍野之人沒教化。”
楊成剛剛坐穩,就聽到一聲尖銳的諷刺之聲,不由地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有些不高興。
此時,楊成身邊的的兩張斜對的矮几前面坐著兩個男子,一人四旬上下,身體魁梧,濃眉擴目,眉宇間帶著英氣,一副不怒自威的架勢。
他對面坐著一位老者,老者一身的白色長袍,頭髮有些花白,六旬上下,就是剛才譏諷楊成的人。
楊成此時也注意到了這家酒家檔次不一般,他身邊圍坐的人都是一些衣著體面之輩,此時聽到老者的譏諷,都有些嘲諷地看了看楊成。
楊成雖然心中不痛快,但是也沒有發作,他沒有必要為這點事情惹氣,一會吃完了走人便是,這是酒鋪,可是沒有說不讓客人進食的道理。
“文清兄說的是,隴右地處邊地,多是一些行伍之人,比不得長安的清雅。”
那個四旬的男子隨後說道,對面前的老者很是尊重。男子名為皇甫唯明,就是隴右的節度使。
“那是自然,老夫要不是陪著公子出來,也不會來這遍野之地,在長安城中,清雅齋可是奉老夫為座上賓。”
老頭倒是賣弄了起來,開始得意洋洋地說道。老頭名為柳仁清,字號文清,是一個典型的文人書生,也是左相李適之的門客,這次陪著李適之的公子李慕白來到隴右。
“是,是,是,這裡那裡比的長安,想要為文清兄找一個清雅之地都不易。隴右軍鎮擔負著防禦吐蕃的重任,邊軍士卒捨生賣命,保衛大唐安寧,他們也是有功之人。”
皇甫唯明已經看出了楊成是一名軍人,所以才這般說道。其實他對面前的這個自傲的老頭也不是很喜歡,只是因為他是隨著李慕白出來的人,李慕白是當朝左相李適之的公子,所以皇甫唯明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今天閒來無事,這個柳仁清便邀請皇甫唯明出來飲酒,不時在談話中就帶出李適之來,故意引得皇甫唯明一陣巴結討好,然後柳仁清便自得其中,剛才見到楊成進來,並且點了那些吃食,頓時一臉的鄙夷,然後出言諷刺起來。
“刀兵小計,只可保一時平安,難保萬世永固,當今陛下深知此理,於是才會重用詩文出眾之士,詩文乃是古今文明精粹之產物,通曉者無不是才學出眾之輩,只有這些人才會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教化萬民,大唐江山才會萬世永固,四夷臣服。兵戈之物只是暫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