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部分

是楊成也不敢怠慢,每到一地都會第一個嘗試一下這些供應的酒肉,擔心被一些有心人下毒。

楊成隨著陳鬼傳授的道術修煉的精進,此時對於一些**或者毒藥之類的感覺已經非常靈敏,甚至可以化解,食物中有沒有做手腳,楊成只要輕輕一吻就可以察覺出來。

但是一路上沿途州府的官員都是殷勤地笑臉相迎,好酒好肉地供應著,楊成在酒肉裡面也沒有查出問題來。

於是楊成也就沒有了之前出發時的警惕,心中認定可能是自己太緊張了,畢竟是身在大唐的腹地,要是這裡還有劫匪出現,打上了這些錢銀的主意,那麼真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於是就這樣,經過半個月的押運,楊成領著手下的人馬進入了大唐河南道,進入了中原之地。

一路上都是平安無事,而且沿途州府更是好酒好肉地供應著,也讓楊成和手下的人馬都放鬆了警惕,也開始懈怠了起來。

此時,眾人一路浩浩蕩蕩地來到了虎牢關下,此時已經臨近黃昏,但是虎牢關的關門依然大敞四開的,零星的幾個路過進出著。

楊成看著大敞四開的虎牢關,心中也沒有什麼驚訝的,這樣的事情楊成已經見得太多了。

大唐立國百年,兵強馬壯,尤其是李隆基當皇帝的這三十多年,更是開創了一個盛世,天下富足,中原無戰事已經百年。

虎牢關是洛陽城的東大門,是扼守洛陽的要道。洛陽乃是中原要地,洛陽四面環山,而且還有漯河和伊河經過,土地肥沃,地勢險要,也就中原地區的政治中心,兵家必爭之地,所以虎牢關也就成為了守衛洛陽的要地。

但是此時中原已經近百年無戰事,所以雖然虎牢關是扼守要道的關隘,但是也開始荒廢了。

看著關門前站著兩個一身慵懶計程車卒,城樓上連一個人都沒有,楊成也不由地搖了搖頭。

此時楊成又聯想到了淮南道的**,心中也開始感傷了起來。

楊成此時就在大唐,他是知道的,一個朝代的衰落絕對有它必然的原因,後世史學家都認定“安史之亂”是大唐帝國衰敗的直接原因。

楊成也同意這一點,但是這是一個誘因而已,楊成知道此時的大唐帝國雖然表面上依然華麗光鮮,但是軀體內已經是病入膏肓了。

安祿山和史思明領著十萬胡騎南下,中原數十州府竟然頂不上一個月,全部望風而降,難怪李隆基會感慨中原無義士。

一個淮南道也讓楊成看透了整個大唐的局勢,官吏貪汙**,不思兵甲,一旦事變,絕對守不住的,更是一個個爭著開城投降。

雖然胡騎善戰驍勇,但是楊成知道此時漢人身上的血腥更是令胡人膽寒,但是中原一敗千里,絕對是這些**官吏們的原因。

楊成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就指揮手下開始入關,此時楊成也不再把虎牢關當做一個關隘了。

看著大隊的唐軍開始入關,寥寥無幾的百姓紛紛閃開,守衛關門的兩個唐軍士卒也對此絲毫不在意,依然還是一副慵懶的樣子,一個依靠在關牆上,懷中抱著一把長槍,另外一個嘴裡叼著一根草杆,兩人好像沒有看到楊成他們一般,依然在那裡閒聊著。

楊成則是騎在馬上,身後是上百人的親兵,然後看著一隊隊士卒和一輛輛的馬車開始進入關門。

此時的虎牢關已經有些破舊了,但是用糯米汁和黃土鑄造的關牆看上去依然堅硬無比,這也是虎牢關的最大依仗,中原的黃土經過處理之後,堅硬的程度可以和後世的水泥一拼。

“下一站是那裡?”

楊成看著有序進關的隊伍,然後朝著身後的親兵問道。

“將軍,下一站就是洛陽城了。”

折裡隨後朝著楊成說道,語氣中透著一副感慨。

楊成自然明白折裡的意思,左車將楊成認定是洛陽人了,畢竟楊成對他們說起自己也是洛陽人。

楊成心中有些好笑,但是也沒有說出來,楊成自然不是洛陽人,當時只是隨口說說而已。

但是看著虎牢關的衰敗,楊成心中也在開始思索起來,洛陽城此時是什麼樣子?楊成可是對於學過的一首古詩記憶猶新的。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裾舊帝京。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楊成隨後輕聲你念道。

這是宋朝司馬光的一首詩,楊成對於詩文可是一竅不通,但是對於這首詩句的記憶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