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美國的疲軟進入逆勢,英國得到的海上支援極大削弱,進攻是別想了,能夠維持國民基本生存需要都不容易。
但這一次,德國人居然又捲土重來,仍舊以規模龐大,整體戰鬥力更強的機群蜂擁而來,並且又一次的將轟炸焦點,從之前的工業設施轉為倫敦防線的防空設施,貌似他們一下子變聰明瞭似的,這就不得不讓英國人提高警惕。
而在戰鬥爆發之後的幾個小時中,部署在英國南部的大量雷達站、高射炮陣地紛紛啟動暴露,預料中的德國轟炸機並沒有跟進,卻是有上千枚導彈從德國突襲而來,以驚人的散佈偏離稀里嘩啦的砸過去,其中三分之一命中目標附近,導致相當程度的傷損!
隨後,是從中國買來的大批“遊隼”攻擊機蜂擁而至,貼著低空從南部開始一層一層剝洋蔥似的推進,把凡是暴露出來的防空火力點連根拔起!
對於中國造的空中力量,英軍從上到下都比較陌生,東南亞吃虧那些活著回來的不多,更談不上什麼經驗了。速度快,皮糙肉厚,續航時間長,載彈量大,攻擊精準,協同作戰靈活,種種優勢都讓英國人疲於應付。
不過這還不足以徹底嚇倒全力防禦的英國人。全民動員之後,英國近乎眾志成城的抗擊,讓他們看上去無比的悲壯和勇猛,大批的戰士投入進去,空中戰機更是輕傷不下火線,死死頂住不放鬆!
直到龐大的運輸機群開始向下投放傘兵,大概是要搶在夜晚到來之前成功搶佔陣地,英國統帥部上下卻齊齊鬆了口氣。丘吉爾甚至輕蔑的嘲笑:“希特勒一定是被西伯利亞的寒流凍壞了腦子!妄想用這麼點兒空降兵進攻倫敦?簡直是做夢!”
一道狹窄的海峽,卻成為了雙方的天塹,德國海軍除了破交,始終無法在正面戰鬥中對抗英國皇家海軍,這是不爭的事實。沒有制海權,沒有制空權。德國人就沒有辦法支撐空降兵,或者海上登陸作戰!英國的地利優勢,無人可破!
負責東南戰區總體防禦作戰的蒙哥馬利將軍淡定從容,一口氣調撥五萬部隊,頂著天空中瘋狂剿殺的戰鬥,在梅德斯通建立前哨戰區。並讓沿海警衛部隊放開手圍剿,並在海軍准將蒙巴頓率領第五驅逐艦隊成功纏住德國海軍,讓他們無法繼續威脅沿海地區,或者實施搶灘登陸後,果斷下令全力剿殺空降兵!
穩妥起見,蒙哥馬利繼續調集倫敦駐守部隊三萬人作為第二梯隊準備跟進作戰,他很清楚德國人的戰鬥力之強。不過想來,五到八萬重灌部隊,對付一批輕裝空降兵。還不手到擒來?
因為一直在防禦德國的渡海攻擊,東南戰區的英軍始終處於警戒狀態,德國空降兵前腳落下,不等開始聚攏,他們就紛紛衝出掩體,成群結隊的展開圍攻!
結果卻並不像一開始想得那麼樂觀!
這些冒險在黃昏時分空降的德國傘兵,單兵素質幾乎都是數百萬德軍中最強的,並且大量裝備了mp40衝鋒槍。和從中國進口的半自動卡賓槍、輕機槍。並且他們還不光是士兵,幾乎每一架運輸機。都至少投下兩輛武裝geep或者步戰車!
武裝geep上,或者架設重機槍,或者裝有120mm炮擊炮、100mm無後坐力炮,短程進攻火力兇猛。輕型步戰車雖然只有10噸上下重量,但起碼裝有一門37mm炮,照樣能夠給瑪蒂爾達坦克狠狠的打擊。其40mm複合裝甲,更是英國機槍也難以擊破的厚厚防禦!
再加上單兵攜帶的大量反坦克火箭彈,60迫擊炮,兩萬傘兵,其實已經擁有了強大的進攻作戰能力!
以連排為單位作戰的德軍。降落後第一時間朝著裝甲或機械單位集合,湊齊了一個班就立即按照部署,以無線電接收端為引導,朝著匯聚點快速行軍。遇到英軍阻截,立即投入戰鬥,憑著密集的速射火力,狹路相逢中的重武器打擊,反而把人數佔優的英軍搜尋部隊各個擊破,打得倉皇敗退!
不過好在,德國傘兵主要目標不是跟他們纏鬥,一旦突破就立即轉移。不知不覺中,就把攔截的英軍牽引著向一系列的北方據點靠攏。
意外之下,蒙哥馬利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讓沿海防禦部隊跟上圍剿。他已經敏銳的判斷出,這一次的德軍進攻不同以往,數量龐大的空降兵不但攻擊力、火力兇悍太多,且目標明確,分兵是要隔斷東部這數百平方公里區域,打造登陸灘頭!
便是這一打一拉的混亂情況下,超級飛艇藉著夜幕快速運來的工程車,鑽出來的盾構掘進機,在徹底清理出來的多佛爾陣地上迅速展開,並隨著一支支裝甲力量層層疊疊的朝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