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切爾少將貌似渾身無力的擺了擺手:“好吧。暫且相信他們是真的,那麼。我們的戰略必須做迅速的調整。嗯,讓攻擊機群繼續加大圍攻力度,務必不要讓中國人騰出空來,空中警戒,必須加強。主力艦……立即向外機動!”
不打了?斯科特參謀長一愣,隨即明白過來。或許,只有採取這樣的策略,才是正確的。連忙記下來,傳達下去。然後,他咬著鉛筆頭。皺起眉頭緊張的思考了片刻,提議道:“將軍!或許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會不會,從一開始,中國人就已經猜到了我們的某些戰略部署,採取將計就計的辦法,引誘我們分兵進攻?”
米切爾搖搖頭:“那都不重要!孟加拉灣戰場,對敵我雙方其實都是透明的。他們的目標小,攻擊力大,可以遊刃有餘的選擇進攻或者撤退。而我們,則有不得不堅持戰鬥的理由,從一開始,態勢就是註定的。只是,我們沒有想到,他們的攻擊力,會迅速強大到這樣的程度!”
聯軍對中國海軍的印象,還停留在去年。那時,堪稱強大的美國太平洋海軍,在尼米茲這等優秀將領的統帥下,以貌似絕對優勢的數量發起攻擊,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那些戰鬥中,中國艦載航空兵並沒有發揮太大作用,他們從頭到尾,都是被動攔截對艦攻擊武力,主要的攻擊,多半由強大的戰列艦主炮來完成。
這也無形中給聯軍造成了一種極大的方向性誤導,那就是,戰列艦,並沒有因為航母的興起而徹底的消亡。中國海軍,用事實證明,只要技術夠先進,武器配備夠精良科學,戰列艦這一鋼鐵怪物,仍舊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主力作用,對海對地對空全能的兇猛火力投射,乃是混戰的不二法寶。
尤其是極度迷戀鉅艦大炮主義的日本人,對此報以完全的信心。
英國人自己雖然摸到了航母的竅門,但限於航空力量的欠缺,並沒有形成真正的海空一體戰法。最有條件的美國人,卻因為手裡錢太多,戰艦太多,怎麼搞都行,反而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種種條件的綜合,讓聯軍錯誤的認為,航母對戰列艦的威脅,還沒有達到讓這大傢伙徹底退出的程度。看看中國人的使用方法就知道了……不知不覺,他們其實暗中已經把中國海軍當成了強大的榜樣,而不是新興的菜鳥。沒別的,你要能出道幾年百戰百勝,同樣沒人敢說三道四!
只是,他們都忽略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那就是,中國人是憑什麼做到,可以讓戰列艦擁有對空中攻擊免疫,或者說足以防禦的能力的?聯軍自己,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效仿實現?
今天,答案已經很明確。聯軍當前擁有的裝備力量,哪怕把一艘大和艦變成擁有兩百多條炮管子的多炮塔怪物,面對更加犀利的噴氣式攻擊機的突襲,仍舊一敗塗地!
同樣的,今天的戰鬥也證實了以前的一種猜測,中國空軍,並非沒有單獨消滅戰列艦為主海軍的能力。反而是一種列強國家裡淪為笑柄的看法………朱斌捨不得犧牲飛行員,所以才不讓他們擔任對艦主攻手,極可能是真的!他之所以以前都沒有那麼幹,是因為,空中攻擊的武器不夠先進,安全度不夠高。
這種論斷聽上去很荒唐。那不是一名統帥應該有的情緒,可事實就是事實,擺在面前了,你不承認也沒有用!
米切爾少將在這短短時間裡想了很多,他想過海軍將領們對中國人的各種判斷,參謀部和情報部得出的各種荒唐結論。稀奇古怪到神神道道的都有,其中不乏靠譜的冷靜黨,可大多被狂熱的民族主義者給狠狠的拍了下去。甚至於,這些自稱自由民主愛好和平的所謂文明世界的精英們,很自然的得出了“白種人才能發明先進武器,掌握科學技術,黃種人只配拉車洗碗遛狗和掃大街”這樣荒唐的結論。
當然這種事兒美國人沒少幹。起碼他們現在普遍認為,黑種人是無法掌握複雜機械的,所以徵兵甚至都不要黑人。勉強塞進來的,只能當步兵或者機槍手廚師之類,飛行員?不要開玩笑!指揮戰艦?你在說童話故事嗎?
肆無忌憚、開放過度的美國社會,種種壞風氣都帶到了軍隊之中,許多的情報分析結果跟星象師或者巫術占卜出來的差不多,就用這樣的方式來指揮戰鬥,真不知道讓那些正統的、嚴謹的軍人們作何感想啊!
料敵從寬!米切爾果斷作出自己的清醒判斷,將他所在的航母以及護航艦艇立即向後機動。兩艘衣阿華級戰列艦為首的左路攻擊群,停止向內靠攏包抄的企圖。轉而向外撤出,最起碼,先別指望空中打擊可以得逞………這要是空襲得手了,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