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敢於拼命、執行命令堅決的副手上位,然後集中所有的軍力在哈拉哈河西岸建立第二道防禦陣線,特別是把尚算完好的炮兵部隊都往後撤開,組成一個指向中央戰場的弧形陣列。
同時,他親自參與到對日軍裝甲武器和炮兵、空軍武器的評估工作中,很直觀的判斷出對方擁有武器裝備的戰鬥效能,結果,很不樂觀。
但這都不足以讓朱可夫心生氣餒,他仍舊冷靜而穩健的進行著準備工作,即使是日軍方面背後連遭打擊,先是海拉爾的大爆炸,隨後又是哈爾濱南的大混亂,讓關東軍在哈拉哈河的進攻生生遲滯了整整兩天!
特別是海拉爾的大爆炸,摧毀的不僅僅是部分軍隊和補給,也打亂了關東軍的大量戰略部署,明智如石原莞爾帶領的參謀部,制定的計劃中也沒算進去,後方和戰略要點遭到不可抗拒打擊的條件這在之前根本不可想象!
於是,蘇俄軍隊獲得了極為寶貴的幾天緩衝期,讓朱可夫從容的完成了調整和部署,並在裝甲兵司令巴甫洛夫大將率領的兩個坦克旅先期到達之後,會同遠東大鐵路源源不斷運來的一百多門大炮重新組建起第二防線,而後果斷的主動出擊,強攻日軍設立在河岸的進取陣地!
一場史無前例的坦克大會戰和炮兵大轟炸拉開帷幕!
蘇軍總數280輛各色坦克,包括t…26、5、7和ba…6、ba…10等裝甲車一起,組成的龐大攻擊叢集分成南北兩路如鐵鉗一般夾攻。
日軍自是不甘示弱,第一裝甲旅團的一百多輛九五改和九七中戰車為主力,配合23師團一個裝甲旅團的同類戰車總數超過220輛,橫列在寬達一百公里的陣地上往前平推,分明一副不把對方放在眼裡的囂張模樣。
在前面的戰鬥中,日軍發現,他們裝備的坦克戰車,居然比蘇軍好了不止一個檔次!如果是前幾年那些**式等老玩意噸位上半斤八兩,火力上完全扛不住蘇軍的長身管坦克炮,那麼現在清一色的中戰車,隨便一款都有十幾噸,特別是強化前裝甲的九七式,無論火力、速度、裝甲厚度都是無可匹敵的,對付不了中國那些怪物,收拾蘇軍那些薄皮玩意,綽綽有餘!
近五百輛坦克和裝甲車如鋼鐵洪流般轟然碰撞在一起!百公里寬的戰場被一簇簇的廝殺戰團給激揚的塵土漫天,炮聲隆隆,爆炸和煙火製造出令人身上激素分泌過多的爽快震撼!
日軍無比篤定的認為,這又將是一場無可置疑的大勝利!但事實馬上給他們劈臉一耳光!
朱可夫的指揮藝術首次展現在世人面前!他充分估計了雙方武器裝備的差距,聰明的選擇了以誇張的團為單位組建攻擊鋒面,徹底放開寬廣的中央腹地不管,只留下炮兵和步兵憑藉深溝壁壘嚴防死守。
相比之下,斷定自己勝利在握的日軍坦克裝甲車天女散花似的放出去,一簇二三十輛的規模,彼此之間間隔的距離要遠得多。
平川沃野之間,雙方坦克猛烈的碰撞在一起,蘇軍一次四五十輛的坦克群與少了自己十來輛的日軍中戰車一次對砍,馬上被對方那75mm口徑的32倍身管大炮轟殺至渣,單薄的22mm裝甲跟紙糊的一樣,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不過他們也不是完全沒有戰果,主動發揮自己的機動效能,特別是5、7兩款,一個高達72公里,一個53公里,是日軍的近乎兩倍,靈敏的活躍在戰場側翼,抽冷子以45mm專用坦克炮襲擊其薄弱的側裝甲,幾乎屢試不爽!
一次戰鬥下來,蘇軍坦克群幾乎被全殲,日軍損失不過三分之一,看起來,戰果輝煌。
但是不等日軍緩過勁來,第二批蘇軍坦克蜂擁而至!對陣數量一下子變成了二打一!並且這次的蘇軍都採取迂迴作戰的策略,避開正面不與其硬拼,兵分兩路相互策應干擾,逐漸逼進到數百米內同時開火,幾輪下來,付出近二十輛的傷亡後,便一鼓作氣全殲了一股日軍裝甲主力。
第三批緊跟著又到達,匯聚一堂,然後前後交錯著撲向下一組敵軍!
前後分成至少三四個波次的蘇軍坦克部隊,如潮水一般一浪接一浪不斷的撞擊同一個目標,付出比對手更大的代價,卻能夠全部殲滅對手的主攻力量,兩個回合下來,日軍忽然發現,他們兩翼的強大力量被完全吃掉,中央拉開幾十公里戰線的主力軍,被對方南北夾擊,包圍在正面部署了近兩百門大炮的陣地之中!
日軍師團之間相互配合的低劣戰術暴露無遺!裝甲兵與炮兵的配合更是一塌糊塗,空軍聯合攻擊的力量更像是在應付差事,各幹各的,等兩翼危機爆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