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部分

遺詔由懷恩捧出宣讀,內容很簡單:皇太子靈前即位,諸王、百官各安身份,輔佐新君。鄭靖業、衛王、蔣進賢、韋知勉為輔臣,四人以鄭靖業為首。除蕭家親屬按照親疏遠近服喪之外,天下百姓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當哭臨者只在早晚哭一回,百官之中與皇帝沒有親戚關係的,七日而釋服。不禁天下百姓婚嫁、祭祀、慶典。後宮諸妃有子女的,出宮隨子女居住,無子女的,集中到偏宮裡去。

詔令一出,眾人皆放聲大哭。

懷恩哽咽道:“聖人另有遺命處置身後事。”

剛才的遺詔乃是給全國人民一個交待,現在是皇帝自己的一些囑咐了。

皇帝的遺囑很繁瑣,開宗明義頭一條:吾去後,天下歸於十七郎,諸人榮辱,決於新君。

然後才說,他身後還有一些東西,白放著也是浪費,只酌取數件做陪葬,其他的都分散給諸人了吧。首先是太子,皇帝留給了他一套便服作念想。諸王各有金錢,皇帝特別給廣平郡王多留了一份,稱是給他日後撫養弟妹等資。諸公主亦得金錢若干。皇帝對慶林長公主格外優容,說她前半生坎坷,身為哥哥“吾心痛之”,留下兩所莊園給她。衛王喜歡雅物,皇帝把自己收藏的字畫給了他,曹王老實,就給錢。宜和長公主得了皇帝的幾套金器。皇帝亦好武,還有些馬匹、武器一類,分贈郭靖、顧寧、顧寬、蕭深。

又有,後宮諸妃,各有首飾數件,分了香料、綢緞。皇帝額外提到了苗妃,說她兒子還小,撫養兒子是父親的責任,皇帝去得早,不得見兒子成人,特意多留了一份撫養費,也是“使兒勿忘父”。又說,他本來以為苗妃會無子,早先為她準備了莊園別宮好寬裕地度過後半生,現在她有兒子了,東西依舊給她。

皇帝的舅舅家,人口越來越多,皇帝亦有金錢相贈。

他與魏靜淵君臣一場,居然不能善始善終,他很痛心,如今魏氏後人歸來,他給留了安家費,還有魏靜淵修墳的錢。雖然魏靜淵現在不能陪葬帝陵,但是皇帝希望把魏靜淵的遺稿帶進棺材裡。

鄭琰也被皇帝在遺詔中點名,稱其為“小友”,留給她全副賭具,除此之外,皇帝把所有的文具都留給了她。鄭琰愣在當場,眼淚撲撲往下掉,都沒有聽到下面皇帝再次強調,說她“聰敏豁達有才幹”,讓她繼續做女侍中,不要埋沒。

懷恩服侍他多年了,不能沒了下場,給一處田產過日子。

這就是史稱的“分金之詔”。

這份遺詔足以讓朝臣吐血!魏靜淵又出現了!真是陰魂不散!與此相比,鄭琰也被點名就比較能讓朝臣接受了。朝臣們甚至認為,這是皇帝在拉攏鄭靖業,好讓他在感動之餘為新君效命。

鄭靖業擦擦眼淚,對蕭令先道:“請太子早繼大統,以安人心!”

眾臣不管樂意不樂意,都跟著請蕭令先早早即位。蕭令先沒有推讓的道理,但是口中還要說些謙詞:“吾以渺身忝居大位,誠惶誠恐,萬望諸位戮力同心,毋負我父子所託。”

眾人三拜,山呼萬歲。接著就是處理後事,鄭靖業為山陵使,全權負責一應事宜。

能闖進大正宮的誥命其實並不多,畢竟男女有別——有特殊任務的除外。

被老皇帝的遺贈感動得一塌糊塗之後,鄭琰慢慢回過神來,她現在得繃住,這個時候萬事都要小心。鄭琰小聲問徐瑩:“後宮妃子們現在何處?”

徐瑩小聲道:“在殿後呢,諸王都在,她們怎麼好出現?”

“誥命們呢?”

“安排在後面哭靈。”

“前面自有大臣處置,內外命婦事,你有什麼想法麼?”

“她們現在還居在宮中,且住幾日罷,過了這一陣再移宮。”

“宮婢、內官之事?”

“稍等再說。”

“好。”

這時候,前面已經分派停當了。

鄭靖業是政壇老手了,對於皇帝駕崩之後的事情早就打過不知道多少回的腹稿,蕭令先卻是隻菜鳥,眼下覺得可靠的就是鄭靖業了,他的老師秦越當然也可以,但是無論是資歷還是能力,都差鄭靖業一截。蕭令先便把事務“悉付靖業”,自己帶著兄弟侄子們哭靈。

鄭靖業飛快地請示:“臣請召趙王、秦王返京奔喪,京兆、金吾衛維持京城秩序,傳令天下聖人歸天,太子即位。有司營先帝大喪。另,傳諭九邊,毋開邊釁,傳諭諸藩屬,入京弔孝。新君登基,大赦天下,文武百官轉一級。”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