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這雷太監不就是和丁謂交好麼?丁謂提出要讓太后和皇帝分開,初一十五才能見一面,才能主持一次朝政,不也是因為這雷太監嗎?
和這事兒拉上了關係,明白人看丁謂那就更是另外一種心情了。
貪汙事小,瀆職和這比起來都不算什麼大事兒,這次丁相爺估計真是無可翻身了!
待龐籍奏完,蘇徵睜開眼睛,沒有謂身上瞧了一眼,對趙楨道:“皇上,此事需查,雖然龐大人已經對此事進行了一定的調查,按理說由他來負責此事最好,但此事事關重大,事關丁相公的聲譽,我看不如讓包大人負責,您看呢。”直接像切西瓜一樣切了丁謂,事實上他也沒那個資格,現在丁謂畢竟還是大宋宰相。
丁謂此時的臉色就不需多說了,他心裡跟明鏡兒似地,蘇徵這招不可謂不毒,讓開封府尹包拯調查自己雖然有讓包拯越權之舉,但皇帝點頭了又能如何?且現在這種情況下他心裡也知道,如果趙元儼想動自己那自己就真的走到絕路了。
為何?
這就是宋太祖和宋太宗兩兄弟做的好事兒了,宰相的權力看似大但卻是摻了水的,一切還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他敢欺負劉太后一個寡婦也不過是欺她還未培植多少心腹罷了,且很多朝臣對劉太后這宋朝開國以來的第一個監國太后說實話也並不怎麼放心。
舉例來說吧。唐朝的武后當初是怎麼回事兒?不也是在丈夫病中的時候就開始批閱奏摺,丈夫死了自己垂簾麼?
劉太后呢?真宗死的前幾年奏摺都是她批閱的,如今呢?大臣們心裡能不犯嘀咕麼。
所以丁謂一直得意於他抓住了最好的時機。但是如果當初宋太宗如果不是擔心趙元儼學他們的老子,不敢讓他監國攝政,他又怎會有這個膽子如此驕狂?
不過現在大家都沒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雖然他才是今天要悲劇的那個人……
眾人皆知趙元儼與龐籍不和。但是現在他八賢王居然敢在朝堂之上就將這種情緒毫無遮掩地表示出來,這也太……
但例如包拯和崔遵度這種見過這兩人曾經在朝堂上是如何針鋒相對的大臣們,看龐籍的眼中都是同情。這丁謂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估計你將來日子也不好過。試想劉太后找回龐籍,誰不知道她的算盤?
龐籍自己倒是無所謂,回列後眼觀鼻,鼻觀心,自有風儀。
趙楨以往上朝的時候都是聽劉太后的吩咐,不能出聲,不能亂問,劉太后更不會讓他發表意見。
如今蘇徵雖然定了大主意,但還詢問了他一聲,小皇帝的自尊心頓時得到滿足,於是看向包拯,一雙鎏黑的眸子看著包拯,學著真宗當年的語氣問道:“包卿家斷案如神,朕還是信得過的,包卿家,你可不要讓朕失望。”
此時的趙楨剛剛過了變聲期,聲音中也少了絲稚嫩,脊樑筆直,讓不少臣子都覺得讓這皇帝似乎還真大了,離大婚,不遠了!
包拯聽到這話茬心中苦笑,自己現在又不是大理寺的人,怎麼讓自己去查?但是又思及那雷太監已經被押送回京,想要查清那事兒和丁謂的關係也不難。可看到皇帝眨也不眨的看著自己,眼中包含期許,頓時包大人心頭一熱出列大聲奏道:“臣遵旨。”
聲音堅毅決絕,異常……響亮。
趙楨許是被嚇了一跳,臉頰微紅,但卻鄭重的點了點頭。
蘇徵笑著看了一眼小皇帝,覺得當年周公或許有周公的樂趣,養什麼能比的上養出了一個好皇帝來的更有成就感呢?
丁謂的事兒就算過去了,接著又有人奏道:“稟陛下,契丹使者將於明日到東京,前來悼念先皇。”
等奏完沒聽到動靜有點奇怪的看了眼蘇徵,見蘇徵又闔上了眼睛,好似沒聽到。這事兒……有點窘。又看了眼皇帝,趙楨也有點不知所措,看了眼蘇徵,見他沒答話的意思,有點緊張道:“皇叔……八皇叔?”
蘇徵睜開眼睛看了他一眼,冠冕下的小臉兒有點紅紅的,果真還是個孩子。
“陛下,此事您怎麼看?”
趙楨小眼瞪圓,這才明白了過來,原來蘇徵還真是讓他自己拿主意呢!仔細思考了下,回道:“交由禮部擬定方案……”
蘇徵只是點頭,也不在插話。
這態度長眼睛的都看出來了,蘇徵顯然是想讓小皇帝提前自己處理國事。一時不管是包拯這等清流也好還是其他派系也罷,對此都鬆了一口氣,一個人精一樣的八賢王和一個小皇帝,誰管理國事才能讓人放心?正常人的思維很定是前者,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