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娘,您別犯愁,咱手裡可還拽著五十文錢哪。”錦曦如此安慰孫氏。

歷朝歷代,各個時期的物價千差萬別,由於時代,地域的不同,

銀兩的購買力也截然不同。

據說唐朝時期,太平公主有一回溜出去玩,一頓飯就吃了六兩銀子。而清朝康熙年間,湖廣一帶有些旺鋪,一個月也不能淨賺二三兩。

為了更多的瞭解這個時代的物價水平,昨兒梁俞忠去鎮上賣那小山雞,錦曦也跟著去了。

在市集一下晝轉悠打聽下來,錦曦也弄明白了些購買事宜。

這時代的這片區域,一兩銀子就是一千文錢,也可以說是一吊錢。

兩文錢能買一隻薄皮肉餡的大包子。

“待會讓爹再跑趟鎮上,咱拿四十文賣一斤豬肉,剩下那十文錢,還能給嘎婆帶五隻薄皮肉餡的包子嚐嚐鮮兒哪!”

“你嘎婆愛吃油條。”

“成,那就讓咱爹買油條去,油鍋裡剛撈上來的那種,也能買上五枝哪!”錦曦興奮道。

孫氏臉上的愁雲這才散去。

翌日天才剛剛破曉,孫氏娘三就已穿戴整齊,老梁頭和譚氏還在睡,就沒去給他們磕頭辭行。

娘三步子輕輕的來到了前屋的絞門處,青石路面上,梁愈忠正在套牛車,那牛是昨日從村裡人家借的。

所謂的套車,也就是把那牛,跟那載人載物的木板車,牢牢的套在一起。

這一段路程顛簸,車上墊了些稻草,這樣坐起來舒坦一點。

孫家溝跟老梁家,隔著後面的金雞山,從柳樹林子側面繞進山衝,翻過一座山頭就到了。

這一片有丘陵也有平原,山頭雖不算太陡峭,但趕著牛車翻山頭,也不太容易。梁愈忠和孫氏一合計,便抄了那平坦一點的路,雖說多了許多彎彎繞,橫豎這天色還早,晌午飯時估摸能趕到孫家溝。

這是錦曦來到這個時代後,頭一回走出老梁家,心情自然愉悅。

錦柔一路的膩在孫氏懷裡,嘰嘰喳喳的說著嘎婆家這嘎婆家那,像只興奮的小麻雀。孫氏顯然也是輕鬆,又有些焦急和期待。

錦曦扶著那板車兩側的把手坐著,一路看著這山間路邊的風景。因為是秋天,入眼的景色有些蕭瑟。

車輪子碾壓著厚厚的枯草,發出鬆軟的聲音,路邊奇人高的荊棘和枯藤,會不經意的勾住衣袖和頭髮。山間的楓葉紅了,松毛也紅了,山風一吹,松毛颯颯的落了厚厚一地。

山裡很寂靜深幽,偶有幾隻鳥雀一閃而過。牛蹄子的踢踏聲,木輪子的嘎吱聲,還有一家人說說笑笑的話語聲,在清晨的山野裡迴盪。

“曦兒,柔兒,咱快到嘎婆家了,該醒醒了。”

錦曦迷迷糊糊感覺到孫氏在輕輕的喚她推她,錦曦睜開眼,這才發覺孫氏一手摟著她,另一手摟著錦柔,梁愈忠也扭過頭笑看著這一雙酣睡的閨女。

他出門時罩在外面的那件大襖子,已經蓋在姐妹倆的身上,而姐妹倆不知啥時竟在路上睡著了。

錦曦伸了個懶腰,坐直身子,四下一看,幾面依舊都是山,但前面一條修整平坦的小路,蜿蜒著通向一片村落。錦曦抬頭看著頭當定的日頭,這個時候村子裡的炊煙,應是在做晌午飯吧?

牛車繼續朝前而去,路面基本上不再顛簸了,進村口的地方,枯草叢中豎起一塊半人高的石碑,上面刻著孫家溝幾個大字。碑身不舊,想必是修整那路面的時候,一併立的吧?

幾個穿開襠褲淌鼻涕的小孩童,圍著那石碑嘻哈打鬧,瞧見錦曦她們這牛車,都睜大著眼好奇的看著這山外來的。

第四十一章 小姨

環繞村外的,是大片的竹子,形成一座天然的屏障,將這小山村罩在其中。

牛車進了村,孫氏就不再在車上坐著,而是跳下來跟著車走。這個時間段,大部分人都在家裡拾掇晌午飯,外面人不多,陸續遇上幾個出來喊孩子吃飯的婦人和老太。

有認得孫氏的,會熱情的過來詢問幾句,誇讚幾句孫氏的一雙閨女。也有面生的新媳婦們,也會含笑朝孫氏一行點頭示意,錦曦感嘆,這山裡的人都很熱情啊。

孫氏回到孫家溝,好似也換了個人,比在老梁家那會的沉悶本分,多了幾分熱情和活力。

錦曦留意到孫家溝這片的屋宇結構,跟金雞山村大同小異,也都是青的瓦,白的牆,屋頂是高低起伏的馬頭牆。

不同的是,金雞山村位處開闊平原地,前屋後院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