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麼?明個才十九,怎麼突然就這麼急著要回去了?”午膳後的空閒裡,孫玉霞幫著錦曦收拾明日回去的行裝時,免不得多叨嘮幾句。
“我前陣子不是讓人幫忙留意下鎮上牙行那塊麼,昨日得了信,說是牙行又進了一批田地,其中就有符合我們條件的,想趕著回去瞧瞧那田地,要是差不多成,就趕緊買下來,明年開春就可以播種了呢!”錦曦道。
這是個士農工商的年代,老百姓以農為本,商人的地位不高。孫氏跟錦曦私下提了好多回,說是家裡半畝田地都沒有,心慌慌。錦曦合計了一番,也確實如此,廣置良田也不失為一條通往富裕的康莊大道呢,買賣再好,那也有風險,家裡田地多,再不濟也不至於餓死。何況,那些種出來的農副產品,只要經營運作的好,還可以兌換成白花花的銀子。
“購置田地呀?那敢情好!你們分家出來那會子,可是淨身出戶的,連快菜園地都沒。那你這趟,打算先購置幾畝的樣子?”孫玉霞很贊同錦曦買田的念頭,問道。
錦曦想了想,道:“這得到時候去相看了再說,得看那些田地的位置。灌溉,還有土壤肥沃什麼的,嗯,若是能成的話,十畝應該是要買的!”
孫玉霞眼睛瞬間明亮起來,道:“十畝?乖乖,以前咱家在孫家溝那會子,村裡按人頭分的田地,還有後面山坡上那些開荒的地,統共加起來也不過六畝。你這一出手就十畝。曦兒呀,你成了小地主呢!”
錦曦笑了,山裡土地貧瘠。不比外面的土地富饒充裕。十畝田地擱在金雞山村那些人家來說,算不得什麼的。像崔喜鵲家那樣人口不多,也就五六口人的,田地也有個四五畝,像大牛春柱這些家裡老人孩子多的人家。良莠不齊的算起來也有差不多七八畝,再拿老梁家來說,老梁家成年人口有將近十二三人,家裡好一些的水田有十二畝,稍微差一些的水田有五畝,再算上旱地和菜園什麼的。還有老梁頭再村口河邊,還有後面柳樹林子外面開荒的那幾塊沙地,統共一算。老梁家如今現在的田地足足有將近三十畝。
聽梁愈忠說,老梁家曾經最輝煌的時候,就是老梁頭剛剛從縣衙回到金雞山村購置屋舍田地落戶的時候,那會子老梁家的田地加在一塊統共有七八十畝呢,老薑頭還有村裡幾個其他和老梁頭交情好的老頭子。那會子都是老梁家請來的幫工。
後來老梁頭和譚氏成親後接二連三的生孩子,撫養孩子。起初梁愈駒和梁愈林還被送去了私塾啟蒙,梁愈林讀了幾年就不想上學回家來務農了,梁愈駒一直讀到娶了金氏生了梁禮輝後,還是啥名堂都沒考到,眼瞅著梁禮輝也到了上學啟蒙的年紀,老梁頭這時候才把致仕的希望從梁愈駒身上轉移到梁禮輝身上。
在這樣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老梁家都是靠著那七八十畝的田地的收入,來滿足一家人的豐衣足食,在金雞山村也算得上是殷實且排的上號的人家。
但後來梁愈駒都二十開外,還一事無成,回來務農遠遠不及打小就跟莊稼地打交道的其他兄弟們,於是,老梁頭顧念他好歹肚子裡有點墨水,便從家裡的七八十畝田地裡,拿了一半出來賣給了牙行,換取的銀子作為本錢,雖是以老梁家的整體名義在鎮上開了梁記雜貨鋪,實則,是為了給不文不武又大了年紀的梁愈駒一份謀生的差事,所幸,梁愈駒在做學問方面不雕鑿,在經商這塊卻還是有些天賦,梁記在他手裡打理的,也還算有所小盈。
“我爺奶家以前田地有七八十畝呢,後來開鋪子賣了四十畝,再後來,家裡的孫二孫女們陸續出生,多一個人就多出一張口,加之我爺奶把我禮輝哥當做重點培養物件,他的筆墨紙硯還有書籍和其他手札之類的東西,都忒耗錢呢。後來又賣了十多畝地來補貼,也再請不起幫工了,不過,我爹我娘我叔和二堂哥他們也都大了,一家子的勞力也能勉強的做的過來。”提及購置田地的事情,錦曦不免把老梁家的情況拿出來跟孫玉霞說道。
孫玉霞砸吧了下嘴巴,道:“我也聽我娘說,那會子把你娘許給你爹,媒人就說老梁家是金雞山村的大戶人家,家裡不止有良田三四十畝,還在鎮上開著鋪子,亦農亦商,我姐嫁過來,直接做三少奶奶……”
錦曦抿嘴一笑,道:“媒人的兩片唇,真真是厲害,像我娘那樣的三少奶奶,太難尋了……”
“好了,咱不說別家的話了,小姨打心眼裡贊同你購置田地,多多益善,往你娘三少奶奶做不成,做個收收租的地主婆還是成的!來,趕緊把衣裳收拾了,你桃枝表姨那邊正熱著飯菜呢,怕是一會子就要過來喊咱吃飯了!”孫玉霞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