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於兵指使時任網監處副處長的張鵬雲和齊坤,到京城思麥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和京城健橋證券公司,調查電腦被病毒感染及造成損失的情況。張鵬雲和齊坤。因在這個案子中徇私枉法,此前已被“判三緩三”。根據張鵬雲在庭審中的交代,自己從開始辦理田亞葵案件起,就覺得該案根本構不成刑事案,但於兵非要辦,逼著找證據。每次業務會議上,於兵都說“能幹的幹,不能幹的下沉”
在餘兵的授意下,張鵬雲、齊坤分別負責從劍橋證券公司和思麥特獵頭公司的電腦中,尋找來自微點公司的病毒樣本。為證明病毒來自東方微點、來自田亞葵的傳播,於冰領導的網監處,以案件調查為由,認定田亞葵所用的魚網際網路連線的膝上型電腦中,有4種病毒透過ADSL向外傳播,造成較大損失。
為了將案件坐實,於兵在加大“偵查”的同時,還組織一個專家論證會,但要求別找瑞星公司的人。論證會的結果,在未經專家簽字認定的情況下,將專家意見“基本可以確定”改成了“可以確定”。警方據此逮捕田亞葵,並指田構成破壞計算機資訊系統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罪。
按於兵的佈置,對“受害”公司,凡是電腦中毒的公司,每家按10萬元左右上報損失並出書面證明。損失數額需要由會計事務所來評估,這一點,於兵當然清楚,於是有一家名叫中潤華的會計事務所被於兵請來,對瑞星病毒庫的價值做了幾億元的價值評估,於兵看後說價值太高了,要求重新做。後來,評估值做到了6000多萬元
不但如此,於兵還讓手下人立刑事案件,為此張鵬雲找江民要報案材料公司。江民公司副總經理嚴紹文說“不知道怎麼寫”。張鵬雲就打電話請示,於兵讓張鵬雲代寫一份給嚴紹文,是的這份原於警察之手的報案材料,經於兵修改,由嚴紹文照葫蘆畫瓢,最後列印蓋章成證據。
在物證認證俱全的情況下,網監處向媒體釋出“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稱2005年7年2日,網監處接京城多家防病毒公司報案。說計算機病毒在五六月份達到高峰。網監處透過摸排、調查,發現東方微點公司在軟體研製的過程中。違規在網際網路上下載、執行多種病毒,致使計算機病毒在網際網路上大量傳播,嚴重危害網路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2005年9月6日,網監處向公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致函。以微點公司涉案為由,要求其對微點產品不與檢測、步伐許可證。經過一系列的精心部署,一個阻止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的上市計劃。
在官商連手中終於做成。而微點公司也從此背上“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的罵名。
徐冷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也正是因為對於瑞星這樣的齷齪行為感到噁心,有對國內這群黨和人民的好公僕感到鄙夷,才將這一起被稱作華夏電腦防毒業最大丑聞的案件記得清清楚楚,以至於到如今重生之後還隱約的有印象。
要知道,瑞星雖然號稱有8000萬的使用者,但也只不過是號稱罷了,說實話,它的技術真的是不咋的,很多正規的網站都被它預測為有病毒有木馬,之所以能號稱國產第一防毒軟體將金山等公司甩在身後,靠的是什麼?
靠的是他的背景,瑞星的背後老闆應該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公子哥。以他對劉旭等人案子中的影響力就可以看出了,於兵的官職級別雖然不高,但也算一號人物了,都能這麼上心的給瑞星辦事,另外這案子最後水落石出了瑞星也毛事沒有,都可見一般了,要知道,在華夏這個神奇的地方,一個商人能讓政府的人怕,處了後面那座山大,還能怎麼的?
而且,徐冷甚至敢斷言,瑞星的幕後老闆要說真的有背景也大不了多少的,頂多家裡有個副國和幾個省部罷了。擺到徐元直他們那種真正的紅色太子公主那絕對不是什麼菜,為什麼呢?
因為瑞星的手段實在是不咋的。它的名聲在幾年後都爛到沒邊了,如果瑞星的背景真的牛到沒邊了。姑且不說處事的手段實在上不了檯面。就算是真的出了事情,他完全可以拿出河蟹神獸的嘛。
而最最最最明顯的是,你說你玩下三濫的手段惡性競爭那你就玩嘛。可是你那麼裝逼,到最後卻讓別人翻了身了,雖然說間隔了足足五年,可是你的名聲從此可就完全敗了啊。
作為國家863計劃的專家,劉旭在突遭不測橫禍後,一面積極取證、上訪、舉報,
一面設法保護他的研發團隊。危急中,決定將自己的研發部,從京城悄悄轉移到了福州。為防止發生意外,劉旭一次就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