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時隔八年後,暗黑的風暴再一次拉開了序幕。
不過很顯然的,MaxSchaefen絕對不是在問徐冷暗黑破壞神三什麼時候釋出這樣一個問題,他想問徐冷是否知道的是暗黑三開發的時候發生的事情。暗黑破壞神的成功是母庸置疑的,這是一款神級遊戲,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要趁熱打鐵和魔獸爭霸一樣推出第二第三個系列,(看不清,好像是人名)也這樣做了,緊接著就退出了暗黑二。可是暗黑三為什麼到如今還沒有推出來?甚至是徐冷還知道要整整間隔八年之後才會推出來?這裡面發生了什麼樣的貓膩,和眼前這位號稱暗黑之父的北方暴雪老大有什麼?大腦高度開動的徐冷一下子就想到了MaxSchaeken問他這個問題的用意。
2000年6月29日,在經歷了長達一年每天18小時的艱苦工作後,《暗黑破壞神》正式發售,當天即售出18萬套,成為當時銷售速度最快的電腦遊戲(今天這一頭銜已被《魔獸世界》摘走)。馬科斯斯卡福認為暴雪北方的規模“已經足以保證兩款遊戲的開發同時進行”,於是2000年年底,暴雪北方擴張為兩個開發小組,其中之一負責《暗黑破壞神》的資料片《毀滅之王》,而另一小組的專案從未對外披露過,直到2003年,該神秘專案高層出走時間而被取消。
在2003年出走的那批暴雪北方員工中,有一個名叫斯蒂芬·斯坎迪佐的關卡設計師,他是《暗黑破壞神2》的核心開發成員之一,為二代的隨機迷宮生成器開發過數項重要功能,不少地牢的設計和程式設計以及資料片《毀滅之王》的一些關卡,也都是由他負責的。離開暴雪北方後,他和其他幾名同事一起建立了Cas。在新公司官網taway娛樂公司,也就是現在的BigTree遊戲公司上公佈的斯坎迪佐的個人簡歷中,有這麼一句話“2000年,斯蒂芬曾為暴雪北方一款尚未公佈的續作製作3D怪物。”而2005年離開暴雪北方的另一位老員工,《暗黑破壞神》首席美術、《暗黑破壞神II》高階美術米喬·奧卡姆拉(MichioOkamura),也在他的簡歷中提到自己曾參與開發一款“尚未公佈的續作”。由於暴雪北方當時唯一已發售的產品就是“暗黑系列,所以這裡提到的“尚未頌的續作”很顯然是指《暗黑破壞神》。
可見早在2000年下半年,二代發售後不久,《暗黑破壞神》的籌備工作就已經與二代資料片《毀滅之王》一同啟動。可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在八年之後才得以見到它的真面目?
03年,北暴雪四大佬出走,03年初北暴雪擁有的人員是大約50人,暴雪北方原技術總監克。塞斯(RickSeis)被任命為新的研發主管。與此同時,暴雪北方的兩個研發小組被合二為一,一直處於研發狀態的另一專案被無限期擱置,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人知道這款遊戲究竟是什麼。到底是不是暗黑三。“四大佬”出走後,暴雪北方的其他一些員工也陸續離職,前前後後加起在一起有30人之多。他們有的加入了“四大佬”建立的旗艦(Fiagship)工作室。有的加入了上文提到的斯蒂芬。斯坎迪佐等人創立的Castauray娛樂公司,還有一些去了灣區的其它公司。至此“暗黑破壞神”系列的研發團隊已分崩離析,《暗黑破壞神3》的開發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停滯狀態。
外界一直流傳著一些缺乏依據的猜測,比如暴雪北方想把《暗黑破壞神III》做成一款網路遊戲,但因《魔獸世界》的存在而被否決比如暴雪北方想脫離“暗黑破壞神”的世界,開發一款全新的遊戲,被否決比如暴雪北方缺乏足夠的創作自由。其創意處處受到牽制,這些傳言都未得到任何證實。
05年的時候,兩年過去了,北方暴雪關閉,北方暴雪十二年的歷史就此劃上句號,而《暗黑破壞神3》的前景也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好。公司合併後,原暴雪北方的員工可以南下加入爾灣的總部,也可以領取一筆前散金後離開公司。暴雪北方的元老之一、《暗黑破壞神》
系列的作曲者馬特。烏爾曼《MattUeemen)選擇加入總部,後來參與了《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的作曲工作。而不願意開灣區的人,一部分加入了本地的旗艦工作室或Catauray工作室,另有一些人組建了一家叫做“Hybonear〃的新公司,也就是現在的L5遊戲公司。當初接替”四大佬“掌管暴雪北方的裡克。塞斯,此時並未南下遷往總部,而是加盟Catauray工作室,任技術總監兼首席程式設計師。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據說原因之一是他與總部在《暗黑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