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買地裝置從來就不想買那種低檔貨,布萊爾也許在中間賺了不少錢。但是王小明只要機器的質量好,也寧願讓他賺錢。
“八十萬?”周橋山有點猶豫不決了,要知道如果縣裡辦這樣一個廠那就得至少七百萬以上,雖然王小明的一個廠是八十萬,但是由政府來辦一個八倍規模地工廠卻絕對不是僅僅八八六百四十萬這麼簡單,其他的隱形開支要多得多。
“縣裡如果也要辦一個加工廠,像我這樣的生產線一條可能不夠吧?全縣如果都搞大棚種植,那沒有五條以上的生產線是不可能滿足的。”王小明說道,全縣十幾個鄉鎮。而且有的鄉鎮的面積比三塘鎮要大兩部以上的都有,如果全部都搞起了大棚種植,那五條這樣的生產線都不一定能滿足。
“當然,規模肯定要大,但現在也只是我地一個構想。”周橋山說道,但是他卻很為自己的這個構思而興奮。
“這個規模越大。成本也就越低。也許縣裡辦這個大型加工廠。最後地成本比我地還要便宜呢。”王小明笑道。自己只有一條生產線。如果縣裡一下子要五條生產線。那布萊爾肯定會給一個非常優惠地價格。
“現在不是核算成本地時候。以後你回來了來縣裡一趟。我們好好研究一下。”周橋山說道。
跟王小明通完電話之後。周橋山在王家村匆匆地視察了一下正在修建地公路和鍊鐵之後就決定要馬上回去。雖然村裡這條公路要佔用一定地農田。但是王家村卻不在乎。他們知道。公路一旦修通。那就能帶著王家村地經濟騰飛。
“周縣長。你怎麼連飯也不吃就要走。是不是我們哪裡招待不周?”王坤不知道哪裡得罪了周橋山。在山上小明地工廠裡他等了幾個小時。但是到了村上。連看鍊鐵廠跟新修地公路連一個小時也不到。完全就是走馬觀花。領導不滿意。那就說明自己哪裡沒做到位。這怎麼能不讓他心急。
“你不用多心。我確實是有急事需要馬上回去。”周橋山說道。如果今年全縣地重要工作就是大棚種植。那麼這個蔬菜加工廠肯定也將是縣裡地重點企業。而如果這個計劃是由自己提出來地。那以後S縣地經濟騰飛就誰來抹殺不了自己地功勞。
在回去地路上。周橋山一言不發。他在心裡打著腹稿。現在雖然全縣還沒有大規模地搞大棚種植。但是這個工廠卻得提前準備。要知道那些蔬菜加工裝置還得從美國進口。雖然已經有王小明買地裝置在先。但是周橋山卻不能保證縣裡就會用王小明一樣地裝置。
王小明連美國也沒有去,只是打了幾個電話就把加工裝置給買了回來,這要放在縣政府,那是不可想象地。像從國外進口裝置,首先得去考察,然後再是論證,最後才是向上面申請,等待上級部門開會研究,最後才會把款撥下來,而且不會是一次性撥款,得等到你的裝置到了,大部分款式才會到位。而這個過程,也許要二個月,也許要半年,也許更長。
所以周橋山知道,現在對自己而言,時間非常緊張,他王小明可以用一個月的時間建一個廠,但是政府部門用三個月的時間也未必能把一個廠建起來。原因就是,政府部門的錢是國家的,而王小明的錢是自己的,他想怎麼花只要他一個人決定就行,而政府部門卻需要開各種各樣的會,統一大家的思想才能決定,這個過程是漫長的。
晚上到縣裡的時候,周橋山就去了S縣的縣長杜天豪家,向他彙報自己的想法。
“你說由縣裡辦一家蔬菜加工企業?”杜天豪聽到周橋山的想法也很感興趣,像全縣大面積的大棚種植,這樣的加工運輸銷售企業最好是能控制在政府手中,否則私營企業一旦生變,那全縣的農戶都要受到影響,而此前,這也是他一直非常擔心的一件事。
“對,就是投資有點大,王小明的那個加工廠花了八十萬左右,而我算過他的加工能力,我們要辦的廠,加工能力至少得是他的八部以上,否則不能滿足全縣所有蔬菜的加工,那樣算起來就得六百多萬,也許還不止。”周橋山說道。
“我們辦企業跟他私營辦企業是不一樣的,他們是能省就省,能走捷徑就走捷徑,但是我們卻不能啊,你先去做個預算吧,按七百五十萬至八百萬來核算。”杜天豪說道。
杜天豪也知道這件事拖不得,大棚種植的時間已經確定,就在全縣的晚稻收割之後,而晚稻收割之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蔬菜就能上市,滿打滿算也就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到時如果蔬菜加工廠沒有建起來,那以S縣的能力可是消化不了這麼多蔬菜,而這些菜如果不能加工,那不但收購的價格會比王小明要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