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花蕩中找了老半天,也未見著那隻搭在荷葉莖上的鳥巢,最後只好作罷。

“要不我帶回去給我家抱窩的母雞孵吧,說不定看能孵出小鳥來。”最後吳文終於告饒了,只得想了個折中的辦法。

大家想想這個方法也許可行,總比吃了這些鳥蛋強。天色近午,大家也玩得盡了興,便紛紛划船靠岸,回家去了。

第十一章 尾生之信

關於鴛鴦雌雄的問題,在顏先生那兒得到了解答,果然是有漂亮羽毛的為雄的。楊沐想起他的公雞理論,頗覺得意,從此以後養成了舉一反三的習慣。那朵並蒂蓮,顏先生也沒要求去看,他不是不好奇,只是於萬千花葉中找一朵並蒂蓮,那難度可想而知。所以他只概嘆了一句,世事可遇不可求啊。

至於吳文的鳥蛋,到底還是沒能孵出小鳥來,因為被母雞認出來了,將新加進來的小小的鳥蛋全都啄破吃了。這讓吳文沮喪了好幾天,他跟大家說,早知道這樣不如自己煮來吃了,讓一班同窗齊齊鄙視了一番,讓他以後不敢再動掏鳥窩的念頭。

楊沐每天的功課就是上書、識字、練字,他學完了《三字經》和《百家姓》,正在學《千字文》,至於四書五經,還不在他學的範圍之內。倒是顏寧,已經在學《四書》了。私塾教育初期的重點,在於積累,而不是理解。學生最主要是識字,背書,將書本背得滾瓜爛熟,待時間長了,理解力增強了,先生才會給學生釋疑解惑、講解文章的內容。

而楊沐最初對文字的理解,是來自於顏寧,而不是顏先生。課餘的時候,顏寧給楊沐講解書中的故事,天地玄黃、混沌初開、女媧造人、三皇五帝等等,為他開啟了一個神秘而神奇天地。楊沐發現原來在文字的世界裡,比從任何人那裡聽來的故事都豐富、精彩,他求知若渴,貪婪地吸收著這些知識,試圖書本的內容理解,以解答他所有的疑問。所以整個私塾,進步最快的就是顏寧和楊沐,顏先生為這個學生的求知熱情而感動,他知道假以時日,楊沐必是棟樑之才。

快到夏末的時候,種在院子水缸裡的荷花竟也開出了小小的粉色的荷花,這讓楊沐幾個人分外有成就感。雖然這荷花隨處可見,但自己親手種出來的可是頭一份啊。

這個夏天,學游水是學習之外的另一件大事。自從大家關係融洽之後,散學後的洗澡隊伍也擴大了,吳家三兄弟也加了進來,還有他們的幾個本家兄弟,加上吳家的兩個僕人,隊伍竟有十數人之多。大家從吳嚴落水的事件中得出一個結論:學會游水是非常必要的,關鍵時刻還得靠它保命呢。

吳嚴自從落水後,對水還是有些畏懼心理,不怎麼敢下水。在眾人的安慰和鼓勵下,終於戰戰兢兢地下了水,又在大夥兒的護航中學會了游水。不會遊不行啊,這出門就是水,保不齊哪天又落水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顏寧也在這個夏天學會了游水,旬假時又跟楊沐他們又去了一趟玉荷灣,這回敞開肚皮吃了一頓蓮子,還摘了不少嫩菱角。並且下水摸了一回魚,儘管什麼也沒摸著,但是也絲毫不減他的興致。只是一身白皙的面板被太陽曬得通紅,過了幾天,脫了一層皮,面板仍是白白的。

很快就到了中秋節,因為上一個中秋的意外事故,大人們本來是要取消這次的遊燈活動的,但是架不住這一群猴孩子再三打包票,保證不亂來,才又容許遊玩。但是天公並不作美,中秋這天竟淅淅瀝瀝下起雨來,而且下得還不小。秋風裹挾著雨水,滴滴答答的,竟有一絲涼意。

楊沐頭天約了顏寧一起來家做花燈,現在看著這雨,估計顏寧是不會來了。於是嘆口氣,自己動手紮起燈籠來,雖然下雨,晚上游不了燈,但是花燈還是要扎的,等晚點雨小了,給顏寧送去一盞吧。正在堂屋裡忙著,就看見顏寧打著雨傘,繞過薔薇花籬,往自家走來。楊沐喜出望外,連忙跑去:“顏寧,你來了啊。”幫他接過雨傘,拂去身上的雨水,又拿了自己的布鞋給他換下腳上的木屐。“都下這麼大的雨,怎麼還過來啊,我準備做好了給你送過去呢。”

“呵呵,我爹教我,君子要一諾千金,答應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顏寧掃視了一下屋子,“你娘呢?”

“哦,她去隔壁楊大娘家做月餅了。”

楊沐搬來凳子給顏寧坐下,然後一起扎燈籠。過一會兒,三寶和大新也到了。三寶在雨地裡站著,並不進屋,嘴裡不停嚷嚷:“說了讓你別跟來,偏要來!摔倒了怎麼辦?”

顏寧伸了脖子往外看:“三寶跟誰說話呢?”

大新在廊下敲著木屐上沾的泥,說:“哦,是他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