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擬文武官制的改革,開始向各府、州派任文官擔任知府、知州,主持地方行政,與節度使脫鉤了。

那趙普卻日夜希望太祖將一些禁衛將領的兵權解除,可是一直等到三月,趙匡胤才下了一道聖旨,免去慕容延釗的殿前都點檢職務,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西南方面兵馬都部署,駐節襄陽,準備南征事宜。免去韓令坤的侍衛親軍指揮使的職務,出任成德軍節度使,北邊兵馬都佈署,駐節鎮州,以防契丹和北漢。其餘禁軍將軍仍照舊供職。只是殿前都點檢這個禁軍最高統帥的職務,從此不再任命給別人了。似乎職務空缺,實際上其職權都收回皇帝手中了。

趙普只有暗地向匡胤反映,催快一點免去一些德高望重大將的禁軍統帥職務。但匡胤卻笑道:“朕非不能統馭部下的庸才,這一點先生不必憂慮,朕自有主張,現在卻不能告訴你。你還是先去考慮,佈置操練兵馬南征的事吧。”

就在這時,匡胤的母親杜太后突然患病,日漸沉重起來。匡胤心中焦急,每日召醫診治,暫時顧不上考慮其他的事。”

看看到了六月,杜太后自知病不能起,這一天,宣召匡胤和趙普一同到慈寧宮中滋德殿病榻之前。

杜太后看看匡胤,半晌才說:“你知道你為什麼才能當上皇帝的嗎?”

匡胤以為杜太后已經神智不清,胡言亂語,因而不由泣不成聲,卻答不出話來。

杜太后說道:“哀家現在要與你說大事,為什麼不回答,反而哭哭啼啼!”

說著,又把原來的問話,重複問了一下。

匡胤想了一下,才回答說:“這是靠祖上積德和太后的蔭庇,才使臣兒得登天子之位。”

杜太后搖頭道:“不是!是因為柴家把皇位傳給幼兒,沒有權威,使群心不服,才造成了你當皇帝的機會。”

杜太后說畢,頓了一頓,嘆口氣,又斷斷續續地說道:“你和你兄弟光義,都是我親生兒子。以後,你應當把帝位傳給光義。能夠立一個年紀大有威望、能處理政事的人為君主,是國家社稷的福氣,我的話,你記住了嗎?

匡胤連忙哭泣叩頭說:“臣兒記住了!決不能違背大後所教。”

杜太后臉上浮起一絲笑意,又回顧趙普說:“你用筆把哀家的話記下來,切不可違背。”

趙普也跪下發誓,決不違背。便取來紙筆,把杜太后的遺囑記了下來。並在最後寫了“臣趙普謹錄。”

寫畢,呈杜太后看了,杜太后後才命宮人取金櫃來,把遺囑放進去鎖住,貼上封條,交可靠宮宮送入密室,謹慎收藏。當天,杜太后便去世了,年六十歲。

這年匡胤三十五歲,光義二十三歲,匡胤的長子趙德昭才九歲。由於古人壽命較短,作為皇帝,酒色過度,更罕有長壽的,所以杜太后才說了這番話。

自杜太后後去世,匡胤和光義哀痛欲絕,在宮中守靈,一宮五日不朝,也不理政事,在眾大臣催促下,才與眾大臣見面,並處理一些重大政務。這樣一直長達一月,杜太后出殯以後,匡胤才脫去孝服,正常理事。

這時,又傳來南唐主李景病逝的訊息。原來這李景,自從柴榮大軍徵淮南,南唐軍隊戰敗,被迫將江北十四州割讓給後周,並削去帝號,向後周稱臣以來。心境一直不樂。

到了宋朝建國,李重進在揚州叛亂,宋太祖趙匡胤親征揚州,並在長江北岸迎鑾鎮舉行軍事演習以後。李景感到受到威脅,南唐的大臣們紛紛上表,以為京都金陵與宋朝疆界僅一江之隔,不夠安全,要求遷都到南昌。這時,南唐內部派系林立,眾大臣之間勾心鬥角,原來的中書今宋齊丘和尚書鍾謨,都已被賜死,宰相馮延巳也病故。李景沒主見,便同意遷都南昌,並將南昌改稱南都。長子從冀也去世,又立次子李從嘉為太子,留在金陵監國。自己卻帶了一批官員,跑到南昌去了。

誰知到了南昌,只見地方狹小,宮室簡陋,雖然集中很多工役,盡力施工,無怨那些南唐君臣,住慣了號稱六朝金粉的金陵,如何受得了南昌這艱苦生活,都盼望早日回金陵。李景心中也很不愉快,想誅死建議遷都的大臣,弄得各大臣人心惶惶。李景愁上加愁,終於病倒,到南昌僅三個月,便一病不起。臨死時,自己卻又親筆寫下遺令,說死後可葬在南昌西山,如果違背此旨,就不是忠臣孝子。

李景死後,太子李從嘉從金陵趕到南昌奔喪,李從嘉卻沒聽從李景的遺囑,把李景的棺木運回金陵去了。

李從嘉在金陵即位為南唐主,改名李煜,史稱為李後生。這個李煜的文才更勝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