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成壞事,快樂的事也會變成痛苦的事。他每天生活在愁苦中,這叫“虐待自己”。如果他把這種“慘相”帶給孩子和家人,那就叫“虐待孩子”,“虐待家人”。
家庭和諧呼喚什麼?
善待。
要做到善待,請你常常使用這三個字……太好了!
家,是任何一個為事業奔波、辛勞的人最好的歸宿。為了全家的幸福和安寧,當你邁進家門的時候,建議你把煩惱關在門外,一臉輕鬆地走進去,帶給親人一份恬靜,一份歡愉。
別忘了微笑著說一聲:“太好了!我回來了!”
1.善 待 自 己
……保持好心態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曾經說過一句話:“人生最好的禮物,就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就好像詩之於詩人,羊群之於羊童,親手繡的羅帕之於女孩。”
人生中許多美好的東西,不是靠別人給予,而是靠自己去發現去創造。如果想讓你的孩子擁有快樂的人生,你自己首先要擁有快樂的人生。用樂觀代替悲觀,善待請從自己始。讓孩子從你的感受中看到:人活在世上多麼美好!
喜歡自己
一個人美不美,不在長相而在心態。
“人必其自愛,然後人愛之;人必其自敬,然後人敬之。”西漢揚雄的話,今天讀起來仍很有道理。如果一個人不自愛,又怎麼承受得起別人的愛呢?所以“欲信人必先自信,欲知人必先自知,欲愛子必先愛己”。
做父母的給孩子上的第一課,便應該是“喜歡自己”。
我認識一位女教師,熱情,開朗,富有才華,可是40多歲了還沒有結婚。我問她為什麼,她回答說:“我很醜。”我大吃一驚。眼前的她,五官端正,眼睛大而有神,氣質高雅,只是嘴巴略大了些,但是整體看上去挺不錯的,怎麼會認為自己長得醜呢?
她指著窗臺上的一張照片,問我:“你看這個人漂亮嗎?”
照片上是一位女士,眉目清秀,臉上還帶著一點兒靦腆。
“那是我媽。我媽年輕時是出名的美人,可我卻是‘醜小鴨’。從小我就很自卑,覺得自己丑,嫁不出去。”說完,她自嘲地笑了。
長相可以給人帶來自信,也可以帶來自卑;可以給人帶來快樂,也可以帶來煩惱。作為孩子的父母,要喜歡自己的孩子,無論他的長相如何,你都要告訴他:你有你的優勢,不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