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稍向前傾,這是表示有興趣的姿勢。

(三)不要製造“牆壁”。如用手捂著嘴巴,兩手抱著胳膊,或翻看著書。這些舉動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障礙。

(四)用眼睛“聽”。要睜大眼睛看著說話的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睛來表達你的興趣和愉悅。

方法二:表現出聽的興趣。

講話中最掃興的是聽到對方說:“我早就知道了。”

我們這樣對孩子,就缺少尊重。孩子才說兩句,大人就不耐煩了:“知道了,早知道了。別煩我!”“該幹嗎幹嗎去吧,誰有工夫聽你神侃!”

於是,孩子十分掃興。我們當媽媽的關心孩子,不應只是關心他的冷暖、吃住,還要關心他感興趣的事。對孩子關心的話題產生了興趣,你同孩子談話的興趣便也具備了。

方法三:將你專注傾聽的態度傳達給孩子。

送給孩子最好的讚美,是讓孩子知道他所說的每一句話,你都認真聽到了。

(一)使用表情變化來傳達。比如:保持微笑,並常常做出吃驚的樣子。孩子最愛吃驚,用大人的話是“大驚小怪”,他們希望看到大人對自己所說的事情表示出吃驚的表情。能把大人嚇住,說明自己很有本事。

(二)語言表達。在傾聽孩子談話的過程中,用簡單的諸如“太好了!”“真是這樣嗎?”“我跟你想的一樣。”“你的想法太好了,請繼續說!”“我簡直不敢相信!”等等話語來表示你的興趣。

也許你會發現,不論孩子的話題多麼簡單,如果你想要表現出有興趣的姿態,那麼興趣也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出來。如果你總是沉著臉,一言不發,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就會令孩子十分失望。慢慢地,他也會養成對什麼事都不關心的毛病。那些在課堂上發呆、不愛發言的孩子,幼年時可能就缺少好的聽眾。孩子從小沒有感受過自己語言的魅力,必定會對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失去應有的信心。

媽媽是孩子語言的第一位老師。而語言,又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環節。

你想讓你的孩子變得更聰明些嗎?那麼,就從傾聽孩子說話開始吧!

偉大的俄國作家契訶夫說過這樣一句話:母親之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不能由別人代替,就是因為她能夠跟孩子同感覺,同哭,同笑……單靠理論和教訓是無濟於事的。

4.孩子渴求尊重……尊重孩子的隱私

尊重孩子的媽媽才能培養出懂得自尊的孩子。

一位中學生告訴我,一種帶鎖的日記本在他們班裡幾乎人手一冊,目的是為了防範父母翻看日記。

孩子向最親的父母鎖住自己,這一頗為殘酷的現象令人深思。孩子之所以給日記上鎖,是因為父母不能尊重他們的隱私;而父母則自有一番道理,實在不瞭解應當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這其中的問題就出在如何互相瞭解上。父母與孩子雖然有著與生俱來的親情,但畢竟相差幾十歲,彼此之間有天然的“代溝”;跟孩子做朋友,靠真誠贏得孩子的信任是唯一的途徑。

許多孩子常常向“知心姐姐”“狀告”父母:“媽媽爸爸老偷看我的日記或私拆同學給我的信,我十分氣憤,可又不知道怎麼辦。”

我告訴他們,在你的日記本第一頁寫上:“偷看別人的日記是不道德的行為。”然後把這一頁開啟,放在桌上。這樣一來,爸爸媽媽以後就不會再看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很瞭解做父母的心。他們一天忙到晚,哪裡有工夫去看孩子的東西。只是因為孩子一味地藏著、躲著、鎖著,才使他們產生了好奇心,甚至犯了疑心,以為孩子有什麼事在瞞著大人,於是,就採取了許多“偵破”手段,不自覺地觸犯了孩子的“隱私權”。

在大人們看來,這都是些小事。“連孩子的生命都是我給的,何況一本日記、一封信?”可對孩子來說,大人的這些行為,都是對他們的不信任、不尊重,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

其實,在大多數孩子的日記裡,很少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更多的是孩子的一些思考和一些心裡話。當父母的,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兒童期的孩子有秘密,說明這孩子有豐富的內心世界,智商高,主意多。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孩子頭”,他常常會編造出一些“小秘密”,以吸引同齡的夥伴。

少年期的孩子有秘密,說明他正從幼稚走向成熟,善思考,有獨立見解,自尊心也在增強。

進入青春期,孩子對成人的封閉性、對夥伴的開放性更顯得突出。這些“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