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敝寺借宿?”
張文祥想了想說:“我叫張文祥,因經商破產,又讓夥伴拐走了剩餘銀錢,現在一文錢都沒有了,想在這裡賒兩餐飯吃。”
“我佛慈悲,救苦救難,吃兩餐飯不難。但施主折本破產,今後如何生活?家裡可有父母妻兒?”
“我上無父母,下無妻小,今後如何過活,我也沒有多考慮,不知你這裡要不要人做事,我有一身力氣,砍柴擔水都行。”
圓燈法師眯起雙眼又細細地看了他一眼,問:“你可會使槍弄棒?”
“略懂一點。”
“好!”法師高興起來,“你就在這裡住下來,你願否皈依佛門?”
“佛門好是好,”張文祥笑了笑,說,“只是我喝酒吃肉慣了,耐不得清淡。”
“那也好,你就不削髮吧!”法師無半點反感,說,“我這寺院外三里處有一大片棗林,每年打下的棗子是寺裡的一項大收入。到了棗熟時節,總有人來偷,守林的百了和尚孱弱,你幫他一起守如何?”
“太好了!”張文祥喜出望外,對法師鞠了一躬,“多謝法師收留!”
圓燈法師為何對張文祥這樣好,這是有緣故的。原來這個法師並不是安分守己的吃齋唸佛人,而是個欲借佛門成大事的有志者。他本是閩南天地會的首領之一,名叫鄭南漳,是鄭成功九世孫,智勇兼備,手下兄弟眾多。他暗中打造兵器,繪製旗幟,並與洪秀全聯絡,準備在閩南起事,與太平天國遙相呼應。事尚未成熟,卻不料走漏風聲,給福建巡撫呂佺孫破獲了。倉促之間,鄭南漳的部下大部分被抓被殺,他僅帶著幾十個弟兄連夜逃走,北上金陵會見天王。誰知走到天目山下,便聽到天京內訌的噩耗:先是北王殺東王,後是天王殺北王,再後是翼王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