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棠於是又提起筆,在後面補了幾行小字:“滌生兄奉命復出,囑餘書老子‘守雌’之言以自束。餘以為不可,改書古亮之言以貽之。今亮咸豐八年六月於只進不退齋。”
曾國藩雙手接過這份重禮。
“這幾天你下榻哪裡?”左宗棠問。
“暫住在城南書院。”
“明天一早我來拜會你,與你談談這次浙江用兵的一些想法。”
“好!”曾國藩感激地說,“我在書院恭候大駕!”
當左宗棠親送曾國藩出門時,只見陶公館中門大開,十多名衣冠整齊的僕從肅立兩旁。曾國藩心裡暗暗得意:此行的目的已圓滿達到了!
四巴河舟中,曾國藩向湘軍將領密授進軍皖中之計
一連幾天,曾國藩坐著綠呢大轎,遍拜長沙各衙門,連小小的長沙、善化兩縣知縣,他也親去造訪。手握重兵的湘勇統帥,如此不計前嫌、謙恭有禮的行動,使長沙官場人人自慚,紛紛表示要盡全力支援子弟兵在外打勝仗,立軍功。
與駱秉章、左宗棠商量後,曾國藩決定帶張運蘭的老湘營五千人、蕭啟江的果字營四千人赴浙江。去年八月,王錱率老湘營在江西樂平一帶打仗,病逝于軍營中,老湘營便由張運蘭統領。不久,老湘營奉調回湖南。當年射雁得腰刀的張運蘭,在曾國藩的腦子裡有深刻的記憶。張運蘭告訴曾國藩,王錱臨死前,將曾所贈的《二十三史》留給了他,叮囑他以前代名將為榜樣,把老湘營帶成一支百戰不敗的軍隊。曾國藩聽後感嘆不已。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在自己的激勵下逐步走向成熟,可惜三十三歲便遽爾身亡。張運蘭不具備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但他有心向學,敢於任事,曾國藩認為這便可取;能如此,即便是中才,也可以做出大事來。他勉勵張運蘭繼承璞山遺志,莫負厚望,並命他加緊準備,十天後便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