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是曾家門第太盛,軍權太大,要謹防謗,預留後路。趁著現在興旺時期,讓李鴻章出來建一支淮軍,名為另立門戶,實為一家。萬一今後曾家有不測,湘軍有不測,只要李鴻章在,淮軍在,大局則不會破裂。二是河南、皖北捻軍勢力很大,江寧克復後,主要的敵人便是它了。仗打得久,軍營習氣必然滋生,且湘軍不服北方水土,今後平捻,還得靠由皖北招募的淮軍。趙烈文這兩個理由一說出,曾國藩不由得心悅誠服,為自己身邊有如此遠見卓識的人才而高興。儘管作為自己的傳人,李鴻章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權衡利弊,只有他最為合適了。曾國藩不再猶豫,他要為目前的救上海之危,更要為以後的百年大計,把李鴻章全力扶植起來。

聽說要由自己去招募淮軍,援救上海,李鴻章比當年中進士點翰林還要興奮。他十分懂得亂世年頭,有槍便是草頭王的道理。上海一個月光厘捐就是六十萬,拿出一半來,就可以養五萬精兵了;手中有五萬精兵,誰還奈何得了!

李鴻章興沖沖地將招五萬淮軍的計劃向曾國藩稟報時,卻遭到當頭一盆冷水:“少荃,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這條古訓你都忘記了?”曾國藩嚴肅地說:“一次招募五萬,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必然正經人少,無賴之徒多。你看長毛,動輒十萬二十萬,有時甚至號稱百萬,其實都是烏合之眾,稍一遇挫,便四散逃走了。這樣的兵,再多有什麼用!徒靡費糧餉罷了。你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