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因為哇哇啼哭引起大人的關注。他餓了會啼哭,難受了會啼哭,疼痛了會啼哭,生病了會啼哭,由此得到加倍的照料。這種獎賞機制培育出的結果是,孩子只要表現出苦痛,就會引起成年人的關注。
再發展下去,兒童遇到任何欺侮、傷害、危險、噩運,都會引來成年人的關注。
這樣,我們就會看到這個模式如何在生活中塑造著人格。很多人從小到大都在運用這個模式,他有意無意地運用著自己的疾病和苦難,運用著自己令人同情的遭遇,以吸引世界的注意。
放羊娃正是這種心理模式的典型。他一個人在山上孤單地放著羊,日復一日,成年人的世界從來無暇顧及過他。一旦有一天他高呼“狼來了”,讓人們以為他的生命處在危險中時,整個成年人世界都行動起來,潮水一般向他聚攏。當漫山遍野的人舉著扁擔鋤頭向這裡狂奔時,小小的放羊娃一定感到非常快樂。
在生活中,我們既可以看到這種情結的普遍表現,也可以看到這種情結的畸形表現。心理醫生考察的檔案中不時會看到一些男女青年一次又一次發出自殺的宣言,使得父母家人、親朋好友乃至與他相關聯的整個環境都被驚動。他便在雪花般紛紛飛來的關心、勸慰和友愛中陶陶然,同時也便安然地活下來了。
時隔不久,當他覺得受到社會冷遇或者感到再次遭人遺忘時,他會又一次發出類似的呼喊。這和放羊娃的舉動十分相似。
有的人一生都在製造痛苦或者危險的故事以引發周邊世界的關注。這是一個兒童的痴心妄想,這是一個放羊娃的情結。
看清楚這一點,我們就能在社會中看到相當多的行為是在重複放羊娃的故事。他們在孤獨的、被人遺忘的山頭上高喊著“狼來了”,渴望著社會與親人的關懷與照顧。對於這些呼喊,我們常常不得不投以一絲寬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