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瑪,三百年後,人都不用毛筆了……”
“不用毛筆又用什麼來寫字!”
“用手指頭敲……”
一片寂靜!
胤禛想,快別往這方面扯了。
“其實那時寫的字也不是如今這些字了,再說她那個專業多數用的都是英……洋文,”胤禛又趕緊說,“兒臣也通洋文,只沒那麼精通,不光兒臣,九阿哥十三阿哥都懂,老十稍微差點兒,不過到了臨走的時候,也能考託福了。”
康熙愕然望著他,他甚至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繼續這場荒謬透頂的對談!
好半天,他才勉強問:“照你這樣說,如今這一切,換了三百年後,就全都廢了?四書五經也不念了,經史子集也不讀了,老四,那他們念什麼?”
“古書也不是沒人讀,就是讀的人非常少,有興趣的就讀一讀,沒興趣的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碰。其實小孩唸的東西一開始是差不多的,認認字兒啦,學學加減乘除什麼的,但是大了一些就會分類,分成文理,再大些變成大人了,科目就更復雜,比如學電子的,學化工的,學醫科的,學藝術的……”
“啊?!”
胤禛掙扎半天,索性道:“就是說,大家愛念什麼念什麼,隨便。”
康熙的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怎麼能隨便呢!怎麼能由著百姓呢!”
“皇阿瑪,如今讀書是為了考取功名,是為了做官兒,到那邊讀書就不是為了做官……”
“不做官為什麼要讀書!不做官他們是想幹嘛?”
“他們……呃,他們只是想活下來,找份工作,不然連衣食住行都難解決。”
康熙愈發困惑:“不念書,連衣食住行都沒法解決?不認字就活不下去?那邊這麼厲害的?種地還得認字麼?”
胤禛只好硬著頭皮道:“那邊……沒多少地可以種了。”
康熙更吃驚:“沒地種?地都去哪兒了?”
“咳,都蓋房子了唄,要不然兒臣怎麼會進地產公司呢?”
“蓋房子了?!那大家吃什麼!都吃風喝煙嗎!”
“不吃風喝煙,除了那些減肥的,大家還是照樣吃糧食。”胤禛耐心地說,“糧食這玩意兒,自己種也可以,往國外買也行,再說那邊的畝產高,咱們大清是每畝兩石,那邊就高得多……”
“高多少?”
胤禛努力想了想:“呃,兒臣還真不記得這些種地的破事兒……大致記得臨走時看過一則新聞,水稻畝產……換算過來差不多是十五石。”
康熙一下子沒坐住,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胤禛嚇得趕緊衝上去,一把扶住他!
康熙都還沒坐穩,就連聲叫起來:“那要怎麼種?!老四你快快告訴朕!叫百姓們都學!”
胤禛張著嘴半晌,才勉強道:“兒臣……不會種地。沒……沒學過。”
康熙勃然大怒,他用力拍著桌子:“蓋房子也不會!種地也不會!老四,你在那邊呆了三年,怎麼什麼都不會!”
胤禛氣得險些要哭!
“我為什麼要會這些個!你當這些事兒是那麼容易學會的嗎!人家學了十幾年才會的事,我……兒臣怎麼可能兩三年就學會!況且兒臣住在城裡!方圓百里都沒有一塊田!兒臣連那兒的稻子長啥樣都沒見過!怎麼可能會種地呢!”
康熙一下子被他給說愣住了,他張著嘴,半天,還是喃喃道:“你就沒聽過一點兒?要是能知道怎麼種,那多好!”
胤禛心裡一下難過起來,他低下頭:“知道怎麼種也沒用,皇阿瑪,那邊的地不一樣,種子不一樣,肥料也不一樣。沒有化肥沒有塑膠大棚沒有農業機械……就算兒臣知道怎麼種地,回來大清,還是啥都沒有,知道了又有什麼用呢?”
胤禛這麼一說,康熙的神色就一點點黯淡下去。
胤禛穩了穩氣息,才又道:“皇阿瑪,那邊種地也是要能耐的,要認真唸書才種得好,不是隨便學學就行的,不然照樣虧本。別說不認字的活不下去,書讀得太少,活得也難呢……比如說,就算不為了做官,你總得安個家成個親吧,你總得買套房子住吧?買三五間屋子,就差不多得傾其所有了,要是不努力,住的地方都沒有。”
康熙又吃了一驚:“一個宮苑的地盤能住上百戶人家,就這樣,還沒住的地方?那得多少人!”
“這不是人口的問題!是房價的問題……皇阿瑪,房子是有,多得是!可那也得花錢買啊,咱大清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