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部分

康熙一愣:“社會主義是個啥?”

胤禛滿頭大汗:“就……就是說,其實……其實兒臣也不太明白,那是洋人的詞兒,這個……這個……反正咱這兒不大用。”

康熙愈發震驚:“老四,你聽得懂洋人的話?!”

胤禛卡了半晌,才解釋:“兒臣聽不懂,兒臣就是……就是知道得比較多。”

“那為何你知道,此人身在兩廣卻不知道?!”

“因為他脫離了人民群眾……”

“啊?”

“不是!兒臣是說他……他總坐家裡,不大知道外頭百姓們說的話……”

康熙想了想,又追問何謂“口音太老了”,胤禛說,就是還沒發展為現代粵語,康熙再問什麼是“現代粵語”……胤禛就不吭聲了,臉上跟著浮現出“我他媽又多嘴了”的懊喪表情,好像闖了多大禍似的。

康熙覺得,自己是越來越弄不懂這群兒子了!

……而茱莉亞,卻比他這個做父親的,瞭解得更多。

想到這兒,老皇帝輕輕舒了口氣:“他是朕的兒子,在朕身邊三十多年,朕對他的瞭解,竟沒有你瞭解得多。”

茱莉亞費勁想了半晌,才笑道:“萬歲爺是皇上,再說了,萬歲爺有那麼多兒子。”

康熙微微一笑:“那麼多兒子,朕也不見得對他們知道得有多深——廢太子弄成這樣,難道還不夠讓天下人笑話朕的麼?”

茱莉亞唬得慌忙擺手:“哪能呢!百姓們可不敢那樣!”

康熙抬頭,凝視著黑暗的房梁,他悠悠想了好一會兒,突然道:“和朕說說老四的事。”

茱莉亞一怔。

康熙看著她:“怎麼?一丁點都不能說麼?朕也不是要你說什麼要緊的,更不是借你之口來評斷他,朕只是……”

老皇帝說到這兒。停了停,聲音微微有點啞:“朕只是突然發覺,朕對他們幾個。竟然一無所知。”

康熙既然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茱莉亞的心也驟然軟了下來。

於是那個下午,茱莉亞慢慢說起胤禛的一些往事,他日常的生活習慣,在工作上的努力,平時的喜好。當然,她儘量不把現代詞彙帶進談話裡。確有必要,也將之轉化為清代的詞彙。

“……起初奴婢也以為。四爺愛清靜,不喜歡人去煩他。後來慢慢觀察才知道,竟不是如此。”

大家都覺得,胤禛性情冷淡。喜歡拒人於千里之外,但其實,他很難耐住長久的獨處,表面上,你會覺得這人總是很煩你,恨不得你離他越遠越好,但如果你真的跑遠了,那才會大大的得罪他。

有時候週末大家各自有活動,胤禛還滿臉“你們可算走了。我可算得了清靜”的自得神色,但這種愉快也只能持續到傍晚。過了六點,要是還沒誰回家來。他就會一個一個的去電話,問對方,現在人在哪裡,回不回來吃飯,不回來吃的話晚餐怎麼解決,晚上幾點回。要不要給留著門……原先九阿哥他們一度以為,胤禛是這兩年才變得這麼磨磨唧唧的煩死人。畢竟以前在大清,胤禛給他們的感覺是相當冰冷寡言的,從沒像如今這麼愛管閒事。然而胤祥卻說哪兒啊,他四哥一直就是這樣子,“九哥你們不覺得,是因為以前他沒到你跟前來磨唧”。言下之意,他已經被胤禛給煩了很多年了。

最絕的一次,全家計劃去西湖春遊,結果就在臨走那天,胤禛偏偏被工作拖住腿,只能獨自留在家裡。於是一路這個不消停,手機鈴聲此起彼伏,他不停問他們現在在哪兒,昨天玩了什麼,今天要去玩什麼,為什麼還不計劃著往回返。不光電話騷擾,他還在他們隨手發的微信、圍脖下面評論回帖,不是說人家拍攝手法差勁,就是說人家用典錯誤,沒一句好話,大家被他潑涼水潑得受不了,最後紛紛拉黑了事。

發覺自己被他們給拉黑了,胤禛更生氣,直接打電話過去罵他們:

“西湖到底有什麼好玩的!家附近也有人工湖!你連唐詩都背不出幾首,審美還那麼差,隨便轉轉就行了!還有,趕緊把我從黑名單放出來!”

“快點回來!啊?還要去音樂節?去什麼音樂節?我看你就是去約炮的!音樂節人山人海,容易出事故懂不懂?掉湖裡怎麼辦!對了!警告你!不準拉黑我!快放我出來!”

“要寫生也不用特意跑去西湖邊上寫生!哦,那邊的柳樹和家門口的長得不一樣是怎麼的?哪來的矯情!居然還矯情得把我拉黑了!我看你是越活越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十三你快回來,四哥給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