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屍溫來進行死亡時間推斷,是目前最常用的、可以精確到小時的辦法。所謂的屍溫並不是屍體表面溫度,而是屍體內部溫度,法醫檢測屍溫通常會檢測直腸溫度或者肝臟表面溫度。這就解釋了一個問題:在香港TVB電視劇中,法醫到達現場後,會在屍體右上腹插一根針,測量“肝溫”,而在老秦的小說裡,大家看到的是法醫在屍體肛門插入一根溫度計,測量的是“肛溫”。很多人問老秦,為何會有“肛溫”和“肝溫”的方法差異?是打字打錯了嗎?其實不然,不管測量“肛溫”和“肝溫”,其實都是在檢測屍體的內部溫度,方法不同而已。
利用屍溫來推算死亡時間,也有很多種計算方法。法醫有的時候會多用幾種計算方法,然後計算幾種方法得出的結果的平均值。這是因為在統計學意義上,方法越多,就越接近準確值。一般情況下,法醫最常用的是中國刑警學院編著教材的死亡時間推算方法:屍體在死亡後10小時之內,每小時溫度下降1度;死亡10小時以後,每小時下降0。5度。直到降低到環境溫度。利用這個規律,在已知正常人體溫和屍體體溫的條件下,就可以輕易計算出死亡時間了。但是,屍溫下降程度最易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夏天屍溫下降得慢,冬天則快。所以公式還考慮到了環境因素,為夏天或冬天的屍體,死亡時間加上了一個係數。
雖然利用屍溫來推算死亡時間是最常用的辦法,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屍溫下降受到環境、個體差異、屍體體態、有無覆蓋物、室內室外、生前體溫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所以並不是想象中那麼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