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在文學史上早有定論的作家作品評析,要出新是很難的,尤其對於一個後學者來說,更是如此。基於此,我決定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對其作品做整體把握並歸納特點,雖然有些論點早有人提出,但綜合性的對於蕭乾的評述卻不多見,至少在我翻閱的材料裡沒有。這對於論文當有所創新的特點,應該是符合的吧。
收集資料遇到了困難。作品還好說,一般圖書館都有,但前人對於蕭乾的研究論文卻都收在了“北大文庫”(因蕭乾出自北大的緣故吧),只能看,不能借,而圖書館影印費又奇高無比。這是一個難題,只好先從《人大影印資料》相關論文的閱讀吸收入手了,《人大影印資料》資料庫中幾乎所有的關於文學的論文電子文字我都下載過來。
資料堆積在一起,也有好幾千字了,學習勁頭高漲的時候再整理吧。
午飯時間到了,可惜的是食堂飯菜早已無法調動我的食慾。泡麵還有一袋,雖然早飯也是泡麵,還是湊合一頓吧,既然吃飯不再成為一種樂趣。
“日斜柳暗花蔫,醉臥誰家少年?”3月31日
這幾天的天氣實在糟糕得很,又想起了醉俠孔慶東的經典比喻“狂風肆虐,風沙撲面,虎狼成群”,大好春色被沙塵蹂躪得可憐兮兮。花枝亂顫的慘景,攪擾了踏春出遊的心情。北京的景點實在是乏善可陳,說北大的風景足以匹敵任何北京名勝的話,其實也不是什麼虛妄之談。好久沒有好好觀賞校園了。
理想中的春季,應當有唐詩宋詞中的意境與和諧。比如:
春色融融,
飛燕乍來鶯未語。
小桃寒,垂楊晚,玉樓空。
天長煙遠恨重重,
訊息燕鴻歸去。
枕前燈,窗外月,閉朱櫳。
沒有了郊遊踏春的雅興,人也變得慵懶,老了?春天,世間一切都欣欣然張開了眼,我卻只在回憶中尋覓“當時年少春衫薄”的快樂。
春色,春色,
依舊青門紫陌。
日斜柳暗花蔫,
醉臥誰家少年?
年少,年少,
行樂直須及早。
末尾一句有些頹廢,如果從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天好好度過這個角度來理解的話,則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了。凡事轉念一想,當能柳暗花明。
免費的電子郵件真是一種折磨,每次發出信件,總要擔心對方收到的可能,於是不得不採取別樣的方法來確認,本來快捷的事情反而成了負擔,直到花錢購買了263收費郵箱之後。
第27節:世界變得複雜
如果說一年中還有什麼季節值得等待的話,我想就只有春天了。走出冬的嚴寒,一年復始,萬物“都欣欣然張開了眼”。即使在有風的日子,我依然透過窗子看到了春的生機勃勃與蘊含的希望。
陰沉細雨的天氣,睡覺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尤其在夏天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時候,能夠悶頭大睡,簡直是人生至樂!這是很早以前的想法,如今真要這樣做了,一定會被內疚折磨得睡意全無。
幾天前看BBS上有文章寫在未名湖畔野餐的樂趣,憑水臨風(狂風自然是不可以),綠樹桃花,芳草萋萋,鳥鳴清幽……美食與口水齊飛,笑容共彩霞一色,仙樂飄飄客欲舞,美酒燻得遊人醉。再好的飯菜,也不如一餐春色來得愜意,不是嗎?
生活中的確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和心情。好像篡改了誰的名言,也無所謂了。缺少生活中實踐的快樂,只好在想象中任思緒飛翔,這似乎也是一種釋放心情的絕佳方式吧。
文學將簡單的世界變得複雜4月2日
沉浸於讀書的樂趣之中,這種感覺令我踏實:彷彿距離目標更近了一步。雖說從他人的評論文章中能夠更快捷地獲取現成的思路,但由於缺乏了閱讀原著的切身感觸,一旦走出別人的觀察視角就很難再繼續突破深入。於是,我開始選擇閱讀一些中短篇作品,為節約時間長篇只能先讀縮略本。考研生活是單調的,而文學空間確是豐富多彩的。幻想自己就是那書中的主人公,一場場文字之旅令我唏噓感嘆,心潮起伏。文學是體驗世界的虛擬空間,像電腦遊戲,不同的是文學以文字為媒介,以想象為翅膀,不同的讀者可以飛翔出不同的精彩。
生性敏感好靜的塞林格在《麥田裡的守望者》裡描述了人類生存的一種困境。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頹廢、叛逆,經歷了一系列失落之後,最終無法逃脫現實,而被迫歸於世俗。很多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