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該系列圖書的信譽度已經大打折扣了。
三角地:依稀自己當年的影子11月30日
三角地。
每天中午從這裡走過已經成為一個習慣,報告演講的熱鬧似乎與我無關,即使週二會有普京的光臨。
有陽光骨髓庫的CD義賣和義演的售票。
CD是民謠歌曲,好在演唱者是老狼,若是高曉松,必拂袖而去。
不能指望一張“寫在牆上的臉”,能夠有溫暖的訴說。
義演有王小丫主持,有著名歌手助陣,但願有個好收成。
購買CD是我力所能及,15元,雙CD。其中有3元義款捐助,一點微薄之力量,讓我覺得自己渺小。
購買動機之一,還有從這些熱情組織活動的孩子們,我依稀可以看見自己當年的影子,有些渺茫。
交錢。一個高個男生微笑著對我說,謝謝師兄!
不知為什麼,我竟然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感動,在沒有更多沉浸於一種情緒中的時候,我選擇快步逃離。
旁邊有更多人參加的活動,LG的有獎宣傳。
迷你裝束的小姐的宣傳和音箱中巨大的聲響,淹沒了整個三角地,包括那些忙碌的孩子們。
我沒有停下腳步,
我害怕自己隱約升騰起來的感動也被淹沒。
驚惶失措流水賬12月1日
新的一個月份,考期臨近。
欲報政治衝刺輔導班,哪個更好?正在考察中。
畢金獻英語模擬試題,難度怪異,尤其閱讀,據說來自LSAT試題。決定放棄該模擬練習,攻讀閱讀真題解析(新東方黃皮版本不錯,生詞、難句等解釋詳盡)。
午飯後到三角地的散步是慣例,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訊息。
然後是28樓旁的報攤,每天中午必到的,為了散步休息也可以買報紙雜誌看,比如對考研有用的《21stCentury》、《半月談》等。
返回圖書館時經過燕南園,看到低矮的青圍牆裡面,幽靜典雅中一座青銅人像。於牆垣處向內眺望,赫然是陳岱孫的名字。竹林小樓的幽僻宜於文史哲人於此靜心冥想間,玩味那些美而玄的東西。
石桌石凳,半彎明月,一壺濁酒,二三知己。談古論今間,風雲走過。
院內在翻建小四合院般的房子,新新的,沒有一點歷史過往的痕跡。現代建築,在讓人感嘆科技之進展的同時,卻無法與心靈發生溝通,二者不可兼得。
中文論壇上有人對於斑竹刪帖發出置疑,我在回覆中說,學術論壇就要有語言的規範。普通論壇魚龍混雜的腔調顯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而在一個嘈雜與喧譁的轉型年代,中文學術論壇從開始誕生起就必然蘊含了寂寞的可能,但我們仍然不想以降低發帖標準來追求虛假人氣的泡沫。於是,在孤獨中堅守就成為一種考驗。
圖書館雖然不能解決讀者飲水的問題(一教放置飲水機的方式就不錯),卻給許多辦公室配備了純淨水飲水機,數十水桶堆積在一個角落,其成本之高可想而知,如果能夠以這些錢購置幾臺公用飲水機,不是師生都可以受益嗎?學校何時能夠真正以學生為本?
第41節:考研輔導班怪圈
閒者便是主人……12月3日
凌晨一點半睡下,早晨八點鐘起床。備考期間總是累累的有些疲憊,彷彿每天只有睡上八九個小時才有足夠充沛的精力,但顯然又不可能。
對咖啡的依賴,勉強支撐一個軀體的矗立。
早晨本來倒好的一大杯開水,卻忘記帶來。乾巴巴了一上午。
古代文學又複習了一遍(以先前整理的筆記為主),似乎熟悉了許多。
現當代文學複習,今天開始。溫儒敏主編的《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是閱讀重點。
中午,報名領航政治衝刺班,林代昭、張俊芳、包仁等主講。
時間是14、15日,原定大講堂(有兩千多座位)不能容納,轉至海淀體育館。
修改中文論壇ID“小樓昨夜”的簽名檔:“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語自蘇軾。
英雄岳飛:一個民族的理想寄託12月7日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沒有活動。
岳飛是否民族英雄的爭議在論壇上展開,金宋交戰到底是人民內部矛盾還是反侵略的戰爭?
無聊的人翻看歷史,企圖有駭俗的發現。殊不知我們所要的更多是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