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逢新帝登基,正是大展拳腳之時,忽然被遷至南京,同發配無異。

兩京遷調,本該吏部發下官文。但天子金口玉言,吏部官員也不會想不開,站出來駁斥。對黃祭酒有幾分佩服,正躍躍欲試的言官,也紛紛偃旗息鼓,不敢出聲。

黃祭酒孤零零的跪在地上,無人幫扶。經中官提醒,方才額頭觸地,叩謝聖恩。

正要退回佇列,天子忽又出聲。

“黃卿家既入刑部,當端肅言行,約束家人,方不負朕意。”

“臣遵旨。”

再次叩首,黃祭酒起身退回隊伍。低著頭,握緊朝笏,面如死灰。

丹陛之上,朱厚照以袖遮掩,半塊豆糕進嘴。

錦衣衛早有密報,京城大火時,楊先生的家人求助,被祭酒府的門房關在大門外。為防火火勢蔓延,更直接推到院牆,對鄰家見死不救。

朱厚照早想處置,奈何事情繁雜,錦衣衛又被朝官盯死,不好輕動。

如今倒好,自己送上門,撞上槍口,朱厚照自然不會客氣。

人送到南京,官途無望。再尋個錯處,奪印罷官,輕而易舉。

想到錦衣衛的秘報,朱厚照就氣得肝疼。

一個從四品的國子監祭酒,藏在府內的金銀竟達數萬!單靠俸祿,八輩子不吃不喝,也積攢不下。

靠著朝廷恩典,大肆貪墨收禮,當真是膽大包天!

博學廣聞,剛正為人,兩袖清風?

清風個鬼!

有了黃祭酒這隻“出頭鳥”,謝丕和顧晣臣掌事武學,再無人提出質疑。學中規矩更改,條陳上稟,內閣兵部加印,比想象中更為順利。

群臣摸出門道,國子監和武學的變故,實出天子之意,不想和黃祭酒作伴去南京,最好不提一字。

此事暫罷,戶部尚書韓文出列,重提鹽引商稅。

“弘治十八年五月發鹽引,今太倉積銀二十萬,請發宣府大同充為軍餉。”

同意者自是附議,反對者當即出列爭辯。

很快,文臣吵成一鍋粥,武將閒在一旁做佈景,試圖插言,往往被三言兩語噴回去。抹去噴到臉上的唾沫星子,壓下火氣,繼續裝背景。

“今天正月至今,山崩地洞,暴雨洪災,未見停歇。國朝開立重地亦遭地動,災民無算,怎可不加以賑濟?”

“陛下垂統之始,寬心仁愛,立言撫育萬民。今詔墨未乾,何能棄黎民於不顧!”

“賑災是為要務,太倉銀不可動!”

“韃靼退兵月餘,餉銀或者延至明年……”

“不可!”

“萬萬不可!”

群臣爭執不下,朱厚照始終沒出聲。

每次戶部提起庫銀,天子內庫都要縮水。不是賑濟災民,就是充實軍餉。少則千兩,多則萬兩,連太宗皇帝時的箱銀都開了鎖。

朱厚照登基不到六個月,承運庫的庫銀就少去三成。偶有填補,實是杯水車薪,眼瞅著窟窿越來越大,填補不上,不怪守庫的太監抹眼淚。

“大行皇帝喪葬用度已簡之又簡。陛下登位,兩宮行徽號大典,均自內庫出金。”

“明年正月,陛下大婚,依定例,各項典儀需用金五千。”

“自陛下登位以來,給賞內外官員人等,填補軍餉災銀,達八十萬兩有奇。”

“順天府查抄之銀,半數歸於戶部。功臣莊田徵銀積欠四十餘萬,至今未見分毫。”

“庫中所積不多,萬望陛下深慮。”

中官的話,加上見底的庫房,終於讓朱厚照警醒。

不能繼續被戶部和光祿寺牽著鼻子走,否則內庫見底,必要追悔莫及。

戶部沒錢,能向天子哭窮。

天子成了窮光蛋,只能自己想辦法。

朝堂之上,群臣吵了半個多時辰,始終不見天子表態。

太倉的二十萬兩白銀沒有入庫,韓尚書不好過,盯著軍餉災銀的文武同樣心焦。

往昔經驗,這個時候,天子本該出聲,正好順杆爬上,請內庫發銀。

今天實是奇怪,無論怎麼吵,天子都不出聲。打著內庫主意的朝官只能閉上嘴,不著痕跡退出“戰場”。

正主不出聲,目的達不成,吵出花來也沒用。

自始至終,楊瓚都垂首站在一旁,作壁上觀。

朝廷缺錢是實情。但再缺錢,也不該總盯著天子內庫。

天子出錢填補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