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部分

牽涉者為自保,定當手段盡出。

多方施力,劉玉必不會有好下場。

內宮之中,幾位北直隸選送的美人,也會對此事耿耿於懷。縱然不能干涉朝中,在天子耳邊吹幾聲枕頭風,撒撒嬌,也夠劉玉喝上一壺。

只不過,要將劉玉拿下,不能從選婚太監之事入手。

本就不欲天子詳查,還拿出來說事,不是自找麻煩?將劉玉早年的“罪狀”翻出來,從根本上否定他的人品,才是最好的辦法。

這樣一個品德敗壞,為私利構陷同僚,草菅人命的官員,說出的話如何能信?

同理,被他參倒的官,彈劾的案件,也當慎之又慎,重新估量。

如此一來,北直隸選婚太監不法之事,當可高舉輕放。牽涉的地方官員,多可從容脫身。

真有倒黴透頂,無法洗刷罪名的,只能怨貪心太過,手太黑。不想掉腦袋,只能交出積年所得,或流放南疆,或充軍北地,任選一樣。

劉玉認罪之後,一言不發,伏地不起。

鄒文盛準備好的話,一大半吞回肚子裡。

朝堂上再度陷入寂靜。

朱厚照半天沒出聲,手指擦過龍椅,表情很是複雜。

站在文官佇列中,楊瓚倒吸一口涼氣,對朝堂爭鬥的嚴酷,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不過是輕飄飄幾句話,劉玉便無法招架,打落牙齒和血吞,主動摘下烏紗,伏地認罪。

換成自己,能否扛過這一局?

衡量幾回,楊瓚不得不承認,以他目前的手段經驗,未必能順利脫身。九成以上的可能,要同劉玉一般,不做爭辯,光棍認罪。

未出正月,天子又要大婚。這個時候,劉玉罪名再大,也不會人頭落地。頂多流放充軍,蹲幾年大牢。出來之後,歸鄉種田,精心教導子孫,未必沒有鹹魚翻身,十年報仇的機會。

如果是自己,面對窘境,是否能有這般機變,如此恆心?

沉吟片刻,楊瓚實在拿不準,只得暗自搖頭。

為今後的職業生涯,他還有得學。

天子不出聲,群臣不能陪著一起沉默,否則戲還怎麼唱?

繼鄒文盛之後,又有兩名給事中,一名御史,兩名郎中出列,就劉玉的“罪行”展開討論。

“人證物證俱在,且已伏地認罪,理當嚴懲!”

“其罪當斬!”

“月底將逢大典,妄造血光,委實不祥。”

“其行可惡,然罪不至死。依律當流放千里,子孫三代不許科舉。”

你一言我一語,幾人貌似爭辯,實則將罪名牢牢定下。縱是劉玉反口喊冤,也再不能翻身。

楊瓚靜靜觀望,心下明白,流放充軍都不算什麼,子孫三代不許科舉,才真是斷絕劉玉前路。

三代之後,縱然能出英才,在朝中的親友故舊多已散去,各種關係網也將不復存在。

更何況,將劉玉攆出朝堂者,不是一兩個人。這麼多力量集合在一起,別說三代,就是五代,乃至十代,劉家的子孫都會被拒在朝堂之外。

手段不可謂不毒辣,偏又符合律條,無從反駁。

表面上看,提出此議之人,是站在為劉玉“減輕刑罰”的立場。

畢竟,劉御史誣陷同僚,逼死人命,縱家人行兇,都是“罪證屬實”。大明律可沒有犯罪追訴時效一說。

無論過了多少年,被查出來,劉御史沒得跑。

“劉玉罪證確鑿,本應重責,懲一儆百。”

朱厚照高坐龍椅,聲音低沉。

百官垂首聽旨,縱是內閣三位相公,也看不清天子此刻的表情。

“然焦卿家及趙卿家所言有理,未出正月,將臨大典,此時染上血光,實為不吉。”

話到這裡,朱厚照忽然停下。

群臣屏息以待,劉御史跪在地上,恍如成了一尊雕像。

“先皇以仁治國,縱如萬氏黨羽,首惡之外,亦究問罪行輕重,非必要少取人命。”

“朕承宗廟,撫育萬民,自當奉先皇之仁義,以德行彰天下。”

“劉玉。”

朱厚照加重聲音,劉玉額頭觸地。

“罪臣在。”

“爾既已認罪,當摘去烏紗,除去官服。”

“是。”

“當此吉日,朕不取爾性命。罷黜官職,交罰銀後自可歸鄉。”

劉玉似不敢置信,顧不得規矩,倏然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