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孫兒回答,掌櫃又一路小跑著回到前邊,步伐矯健,壓根不似半百年齡。
“承四位進士老爺之喜,今日小店的酒水皆降至六文!”
六六大順!
掌櫃的話一出口,眾人轟然大好。
“掌櫃的豪爽!”
不好讓掌櫃的破費,李淳幾人商量請席。
楊瓚點頭,和三人一起湊份子。
對四人而言,十幾兩銀子算不得什麼,幾十兩也拿得出。此舉不過為加深“友誼”,進一步鞏固彼此關係。
楊瓚得中一甲,恩榮宴前必定授官。
王忠二甲出身,在朝考中努力,說不得就能中了庶吉士。
李淳程文同在三甲,九成外放。兩人家中有財,差的只是朝中關係。
兩人在京,二者在外。四人如能時常通訊,對彼此都是助力。其中關竅,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見楊瓚很是痛快,無半點遲疑,王忠當即笑道:“楊賢弟爽快,當為我等仿效!”
“王兄是在笑話小弟?”楊瓚同樣笑道,“比起三位兄長,小弟還差得遠。”
程文李淳互看一眼,心下大定。
“如此,我等今日必要把酒持螯,痛飲一番!”
“兄長美意,小弟理不應推辭。然……”
“楊賢弟不勝桮杓,我等自然知曉。只飲幾杯薄酒,應不妨事。”
“程兄誤會了。”楊瓚苦笑道,“小弟日前接到家書,知族中出了事,此時實不宜飲酒。”
自穿越以來,除李淳程文幾人,遇他人請宴,楊瓚皆是婉言謝絕。與李淳三人同坐,也多是舉筷吃菜。實在躲不過,便以茶代酒,稱得上是滴酒不沾。
“楊賢弟族中出事了?”李淳三人驚道,“可要緊?”
“家父慈愛,不願小弟憂心,信中並未言及。只小弟察覺有異,問過送信的快腳,方知一二。”
楊瓚沒有繼續說下去。
箇中內情,當下不方便詳述。
稍微透出幾分,恩榮宴上不肯飲酒,詳究起原因,也可有人為他作證。
族人出事,不至退出春闈殿試,也不應飲酒享樂。無論如何,都不能落人口實。而為兄長服斬衰……楊瓚皺了皺眉,暫將憂心壓下,只等恩榮宴後再說。
掌燈時分,酒足飯飽的客人陸續離開,喧鬧聲漸消。
夥計收拾起殘羹,帶上兩籠廚下新蒸的饅頭,散給客棧附近的乞兒。
行的是善舉,自不會被巡街官兵阻攔。況且,這麼做的不只福來樓,凡有進士下榻宴飲的客棧酒樓,均有此舉。
狀元樓更加大方,饅頭裡還夾了肉。雖只薄薄一片,也足夠城內的乞丐高念“老天保佑善心人,大富大貴,無災無難。”
翌日,楊瓚早早起身,未用朝食,便等來宣召的皇令。
恩榮宴前,一甲三人需再次進宮面聖,授官翰林院,賜朝服冠帶。
謝恩後,由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衙役開道,繞過宮門,騎馬穿過御前街,即為俗語所說的“狀元遊街,打馬御前”。
楊瓚比謝丕早到半刻,與顧榜眼算不得熟悉,寒暄兩句便不再多說。
“顧兄,楊賢弟。”
未幾,今科狀元一身御賜朝服冠帶,快步行來。
官靴踩過石板路,發出一陣輕音。
謝丕面上帶笑,神采飛揚,更顯得丰神俊朗。
“謝兄。”
顧晣臣和謝丕性情相投,早已熟識,且有幾分莫逆。楊瓚年紀最幼,彼此行禮後便退後半步,偶爾問到他才會出聲。
宮門前,引路的不再是小黃門,而是著紫色葵花衫的中年宦官。
“謝狀元,顧榜眼,楊探花,請隨咱家來。”
三人端正衣冠,以謝丕為首,穿過奉天門,行過金水橋,直入奉天殿。
弘治帝高坐龍椅,朝中文武仍列兩旁。
待三人行禮之後,寧瑾手捧敕書,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敕諭:授第一甲進士謝丕為翰林院修撰,賜銀帶朝服,寶鈔千貫。”
“授第一甲進士顧晣臣為翰林院編修,賜銀帶朝服,寶鈔千貫。”
“授第一甲進士楊瓚為翰林院編修,賜銀帶朝服,寶鈔千貫。”
“擇吉日,諭狀元謝丕、榜眼顧晣臣、探花楊瓚率諸進士詣先師孔子廟,行釋菜禮。”
敕書唸完,謝丕三人再行大禮。
“臣謝天子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