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按照你艾仕幀教授所說,這是一種特殊的物種,只是不太常見而已,但和靈異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呀!

艾仕幀教授繼續解釋道:“這種楸馗只有一個來源!就是囫刑!”

“囫刑?”孫一爍搖了搖頭,表示不明白。

艾仕幀教授接著解釋道:“古時候的死刑有很多,如斬首、凌遲、五馬分屍……還有一種極為少見的死刑,是被明朝的一個極為糊塗的皇帝所發明出來的,刑名:囫刑。這個糊塗皇帝從小就愛玩各種小動物,大一點的如兔子、小貓、小狗,小一點的,如老鼠、蟑螂、蒼蠅,他玩這些動物,也不是顯得有愛心,更不是在滅四害,而是以一種殘忍心態的來玩,輕一點,就是把眼前的小動物給弄斷一條腿、翅膀給剪斷,重一點,就對小動物活烤、水淹、灌毒藥……反正為了玩,無所不及其能,他身邊的那些太監也投其所好,天天幫著這糊塗皇帝想著如何玩殘動物的鬼點子,直到最後,有一個姓何的太監,想出了囫刑的變態點子:將所有的小動物都羅列在死刑犯的面前,然後逼著將其生吞。那糊塗皇帝覺得很有意思,立馬讓刑部送來了一名秋後問斬的死刑犯……

在這裡,筆者順便補充一些古時候,特別是明朝時期有關死刑的知識: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歲月中。死刑有兩種:一種是斬立決,還有一種就是秋後問斬。所謂的斬立決,就是立刻行刑。一般是針對那種忤逆、犯上的大不敬之罪,能犯這種罪的。大都是皇親國戚,高官顯貴,跟小老闆姓沒有太多的關係。明朝的時候,朱棣的皇位來路不正,所以,他為了防止歷史重演,對自己的親戚,特別是姓朱的。通通提防著:我把你分配到地方上,給你皇親國戚的待遇,但是你得歸地方上管,不能離開你這個“封地”,家丁奴僕不能超過多少人,說你要盡孝,趁著清明假期回趟京城祭祖,不用了,你就在家裡,朝著京城的方向叩兩個頭就得了!朱棣這一規矩一直沿用到清亡。可見影響力有多大!如果被當局者發現你造反了,或者有造反的跡象,那我可以把你斬立決。說到底。就是斬立決的適用範圍較小,古人被判死刑的,大都是秋後問斬:你殺人放火了——秋後問斬、你姦淫擄掠了——秋後問斬、你欺師滅祖了——秋後問斬……即便你是汪洋大盜,也是秋後問斬。很多人都習慣把古時候的秋後問斬和當下的死緩聯絡在一起,筆者認為,這裡面還有有很大的不同的。在當下中國,被判了死緩的人,大都意味著可以活命了。至少在我的概念裡,還沒有聽說過死緩的人最終被執行死刑的!而古時候的秋後問斬。就有些不一樣了:判了秋後問斬的人可就要碰運氣了。什麼意思?秋後,顧名思義就是秋天過後。寒冬臘月即將來臨,換而言之。也是大家等著過年的時候,皇帝為了表示天地有好生之德,所以就要特赦一批人員,特赦誰?秋後問斬的人。全國各地將一年來被判了秋後問斬的名單匯總後一併遞到皇帝那裡,皇帝拿起硃筆,看著名單大圈,大家注意了:這只是一份名單——判了秋後問斬之人的名單,上面沒有寫他是因為什麼被判了秋後問斬,皇帝換圈圈,全是靠感覺:這名字看著不順眼,圈了——用紅筆一圈,得,這被圈之人就算是走到生命盡頭了,死刑!看著挺順眼,沒有圈,得……你可以收拾一下,回家跟老婆孩子一起過年了,不光連死刑免了,連蹲大牢的刑罰也免了,算是釋放了!這就是中國古時候的死刑特點……

說了這麼多,無非就要證明這個刑部給糊塗皇帝送來的死刑犯,他還沒真正的死呢,或許運氣好,秋後沒有被皇帝的硃筆圈著,那就算是撿回了一條命!可現在送來,貌似是凶多吉少。

按照規定,皇帝不能見死刑犯呀!一個天子,一個判了死刑的人,那絕對是天囊之別呀!但糊塗皇帝不願意,非得要看這太監想出來的囫刑。不管你列為臣工怎麼勸說,糊塗皇帝就是王八吃稱砣——鐵了心。等見到了那刑部送來的死刑犯。皇帝大筆一揮,對著那死刑犯說道:“你被判囫刑了!拿命來吧!”

那死刑犯聽得是一頭霧水,什麼跟什麼呀?我是秋後問斬,有極大可能是釋放回家過年,你這突然說現在要拿命,情感上絕對不能接受呀?那死刑犯顫顫驚驚的叩著頭回稟皇帝道:“照理說,能見到天子,即便是跳黃河,草民也是一百個願意了!但既然真要說動刑了,我們就得把道理說說清楚,我因為什麼罪,被判了這個囫刑?還有這個囫刑是什麼東西?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糊塗皇帝哪能理會你這些“汙言穢語”?你甭管什麼刑,你自己都說了,見了天子,讓你跳黃河都成,現在不要你跳黃河這麼麻煩,吞點動物就成!“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