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雲塔,並塑僧伽像進行供奉。此後江淮一事許多寺院供奉僧伽像。智幻法師圓寂時,留下一偈曰:“當初不肯住長安。現像西歸泗水間。今日還思展化,東來海上鎮郎山。”後人稱他為伽化身。為紀念智幻法師,明嘉靖年年間在寺內建幻公塔,至今儲存。
大家萬萬沒有料到,這小小的郎山上還有這等千年古剎吧?自打筆者一來到這郎山寺的門口,那種肅然起敬的心神頓時油然而生。
我們先來看看這郎山寺的主體結構群,讓大家再次感受一下這郎山寺的雄偉壯麗:郎山寺的寺院建築遍佈郎山,分山上山下兩部分。山下的建築主要有大佛殿、輪藏殿、大悲殿、金剛殿、藏經樓、曬經樓、枕山樓、方丈室及僧寮等。山頂有郎山寺的主要建築群,有山門,萃景樓、圓通寶殿、大聖殿、還有葵竹山房、三仙祠、支雲塔等。郎山寺周圍還有唐文學家駱賓王墓(這個讓筆者最為意外,實在是想象不到駱賓王的墓竟然會葬在郎山。)望江亭、御碑亭、平倭碑亭、清末革命者白雅雨墓等景觀,有雙眼石、鴿子巖、磊落磯、寒玉泉、名盤醒石、仙人洞、淨智泉、題名坡、獅石、滴珠巖、海月岩等名勝。支雲塔下的大聖殿是全山香火的中心。大聖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宇高崇,樑架精壯,為明朝建築。殿正中供奉的是廣教寺開山的師祖僧伽大聖坐像,兩側侍立著弟子慧崖和木叉。大聖殿兩側彩塑二十諸天像。
最為主要的就是那圓通寶殿,圓通寶殿是山上的主要建築,又稱“禹王殿”、“江海神祠”,殿中供奉大勢至菩薩像。大勢至是佛教大乘菩薩之一,為阿彌陀佛的右脅侍,同阿彌陀佛及左脅侍觀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佛經稱,大勢至以智慧光遍照一切,能斷眾生煩惱,使眾生擺脫苦海。因郎山寺被認為是大勢至菩薩的道場,故供奉大勢至菩薩像。這尊坐像高達4。5米。佛臺用白梵石雕花鑲嵌,佛龕木雕精美,殿內錦幛繡幔,金碧輝煌,看上去極為奢華。兩側為十六尊者塑像,各自形態也是惟妙惟肖。
大佛殿山下的主體建築,面闊進深各三間,為明代建築。殿內供奉明塑釋迦牟尼佛像,兩側牆壁上嵌著十八高僧瓷磚壁畫。這組壁畫是1982年由著名國畫家範曾(這個同樣是筆者萬萬沒有預料到的)創作的,每塊壁畫高2。2米,寬1。3米。所繪的十八高僧是中國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們分別是:安世高、道安、慧遠、鳩摩羅什、法顯、菩提達摩、智覬、吉藏、道宣、玄奘、善無畏、惠能、法藏、一行、鑑真、懷海、敬安、弘一。他們是佛教各派始祖、佛經翻譯家、科學家、知名學者,神貌各異栩栩如生。這種用畫像形式把從東漢至近代二千年歷史中中國佛教的主要人物反映出來,在佛教藝術上是新的創造。趙樸初先生題寫了“法乳堂”並撰寫了門欄對聯:“一堂都聖哲,萬派盡朝宗”,這十個字寫的蒼勁有力,氣韻非凡!
原本筆者還想去那藏經樓一睹真面目。因為先前就聽說郎山寺的藏經樓中藏有安徽佛教徒仁祥奉贈給郎山寺歷代名畫觀音寶像,據說這觀音寶像有150多種,神態各異。讓人觀後茅塞頓開,流連忘返。且表現的形式還不是油墨畫,是由刺繡大師沈壽刺繡所成,150多幅觀音像,都是由巧奪天工的刺繡所制,那場面想想都非常的壯觀,但是人家這個藏經樓不再對外開放,換而言之:也就不能見到這150多幅觀音像的廬山真面目了,甚為可惜、甚為可惜呀!
但可惜歸可惜。奇怪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筆者和郭丹丹兩人剛進郎山寺,一場“如期而至”的大雨就嘩啦啦的下了下來,郭丹丹慶幸著說道:“呀我倆的運氣真是好極了,要是上山的速度稍微慢一點,我們就被淋透了!”筆者總感覺這個運氣有點奇怪,但不好說什麼,外面下雨,兩人參觀郎山寺也就並不顯得很焦急。這個時候是郎山寺僧眾們做晚課的時間了,一群群僧眾聚集圓通寶殿。人家在做晚課。筆者和郭丹丹當然不方便在圓通寶殿裡“閒逛”著,那就在圓通寶殿的門口庭院中,四處參觀了一下。當筆者和郭丹丹參觀到一處池塘的時候。郭丹丹愣在了那邊
那池塘是一座蓮花池,應該是郎山寺的一大特點,如果有遊客去郎山寺的話,一定要關注那蓮花池,為何說這蓮花池是郎山寺的一大特點呢?一般寺廟內很少有池塘,基本上都是在寺院的門口有,有做放生池用的,有做護城河用的,但在寺廟內有池塘。在筆者的印象中,似乎僅有郎山寺有過。當然。掛萬漏一,保不齊哪裡還有。只能說明筆者遊歷的經驗還太少,讓讀者笑話了。
郎山寺裡有曇花池,最能理解的是因為郎山上有觀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