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女扮男裝的她看在君安庭眼裡是一道亮麗的風景,而那個小妾,便是被逐出府的下場。妺妃只覺得屋內突然有一股涼意隱隱侵入四肢,再看外面驕陽下的花團錦簇,不知道是說給自己還是漣漪聽:“你看,你便如那枝繁茂盛的大樹,太子便是那片沃土,在這深宮之中你定會越來越茂盛;而我,卻只是適合水中生活的那抹浮萍,離開水,便凋零了”。
帝王家的皇后、嬪妃當如漣漪吧。
只怕有些時候,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你溫婉如水,他便只當你是那水,只擱在那裡不去照撫,待年華逝去,待容器鏽住,待青苔凝結,那水便不是水了。
只留餘臭撲鼻。他們卻說是女人的錯。
﹏﹏﹏﹏﹏﹏﹏﹏﹏﹏﹏﹏﹏﹏
歷史上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東漢劉秀的陰麗華皇后、朱元璋的馬秀英皇后都皇后中的典範。朱元璋更是在馬皇后死後不再立後。
我們不去爭論男人們的對錯,娶了漣漪這樣的女子,不知是誰的幸或不幸。
﹏﹏﹏﹏﹏﹏﹏﹏﹏﹏﹏﹏﹏﹏
很多年後,憶起開始寫判決書的時候,被教導:原告訴稱,引用原告訴狀的內容;被告辯稱要抓取答辯詞的精華;調查裡要著重寫已查明的事實;最後依據現行法律判決就可以了。千萬別寫得像小說一樣。為了最後一句話,我當時鬱悶了好{炫&書&網久。
經歷過許多事情之後,對所謂人性的判斷喪失了信心,舊日恩愛夫妻在公堂拼個你死我活,卻只因為一臺不足塊錢的破電視機的歸屬。那個時候年少無知的我還衝口說過:“你們別吵了,我出錢。”
日子久了,見過得多了,我才知道他們爭的不是錢。再有此類事情,我便把他們轟出去吵,等他們吵完了再回來繼續開庭。
多年後,我還記得那個女子在法庭上說他曾經如何如何愛她、細細讀那一封封的情書,我至今還記得那個女子悲傷哭泣的臉,還有她說的那句話:“我不能沒有他。”
我至今還記得那個男子說的話:“我已經不愛你了。”還有那毅然決然離去的背影。稚嫩如我,也清楚他們離婚已成定局。
那個時候,感覺很悲傷。
《妺妃》承載了一些我的願望,或許文字僵硬。
其中穿插了虛虛實實的一些故事,我只是想紀念那些逝去的:比如年少的夢想、比如沉淪的人性、比如真實的殘酷、比如矛盾的你我、比如世態的炎涼。
絮絮叨叨,見諒。
他鄉遇故知
李簡見皇帝神色怔怔,以為是函度的戰況吃緊,正想著怎麼開口勸慰,卻見皇帝把手中的摺子遞給了自己。摺子是永邦的密探送過來的,上書:“君安庭一改往日勤政作風,只呆在王府與一美貌女子廝混,……坊間傳聞,太子近日將舉行大婚之典禮。”的
李簡杵在那裡,不曉得如何作答。自從妺妃被綁架,皇帝的眉頭就沒有真正的舒展過。私下問起張公公,說是皇帝每日必去簾嬪那裡,底下的人以為簾嬪得寵,其實未必。看著那張相似的臉,皇帝心裡怕是更不好受吧。李簡心裡對皇帝著實有怨言,但他不敢說。所以看著摺子不語。
不知什麼時候,外面下起了雨,雨點打在屋簷上面叮咚作響。李簡記得每逢下雨天,妺妃總是特別高興。李簡回去和母親說起,母親卻抿嘴一笑:“這個丫頭真真與常人不同,別人就怕雨水弄溼了妝,單她偏偏不在意。”李簡淡笑著,他也問起過妺妃為何整日素面朝天,那一刻,妺妃晶瑩閃亮的大眼睛瞬間失神,好似自言自語道:“我為誰弄妝?!”
“咣啷”,突然而起的風吹開了窗子,張公公急忙跪下請罪,卻見皇帝已走入雨中,張公公連忙跟過去,皇帝擺擺手,隻身消失在瓢潑大雨中。看著皇帝行走的方向,李簡心下一動:“這是何苦”。見離墨已經跟上去,便吩咐侍衛去冷宮候著。
妺妃的書房依然乾淨整潔,每日皇帝都會親自整理,原本交給張公公打理的,只是當時隨侍的李簡衝口而出:“我來吧,娘娘的書一向不喜別人碰觸”,這打掃的差事就落在皇帝的手中。有時朝堂上的事情倦了,他就來到這裡,學妺妃的樣子窩在地毯上,隨意找一本書看個個把時辰。
外面的雨淋溼了皇帝的衣服,早有服侍的人備好乾爽的衣物給皇帝更衣。宮女將黃色的墊子鋪在榻上,皇帝剛要坐上去,卻看到一條粉色的錦帕藏在枕下半遮半掩,拿起一看,果然是妺妃的字,屏退左右,猶豫了半晌,好似怕看到什麼,直到握出一手的汗,卻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