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君妃母子的身份,好讓他能在政治和道義上站穩腳跟。並且依靠大君世子同樣是皇位繼承人的身份想和朝廷分庭抗爭!”
“他想的倒美!”只見上官海棠“嗖”的一聲站起身,說道:“馬上命令張寶相立即率兵前往鳳陽郡,不管明浩光叛軍到底有沒有去鳳陽,一定要讓張寶相找到他們。”說著,繼續說道:“他的部隊就由他來自己來處理!”
“那等找到他們之後呢?”範燕東低喃的問道:“您打算讓張將軍怎麼辦?”
“這個還用問我嗎?”上官海棠冷冷的回答道:“全部處決!中央軍中是容不得叛徒的!”
“是,微臣馬上去辦。”範燕東低頭領命道。
第二百九十二章 奉軍參戰
武慶元年,春末。上官海棠的新帝政權進入了一個多事之秋的時期。由於明浩光私自帶著五萬西北軍離開了北部防線,她又不得不從洪都禁軍和地方州軍裡調出軍隊增援北線。因為上官英雄正在應天前線,所以北線的防務就落到老將軍-上官宇豪一個人的肩上。上官海棠一方面要收拾國內混亂的局勢,另一面還要派出使臣和元奴國接洽出兵的事宜。
幾天以後,張寶相找到了明浩光的部隊。明浩光的位置就像範燕東猜想的一樣,他們在鳳陽郡。只是他們不但佔據了鳳陽郡,還將鳳陽郡周邊的博河郡也一併佔領了。明浩光在博河駐下了重兵,切斷了內陸和鳳陽郡的通路。張寶相被擋在渭水河邊舉步難行,而且他和明浩光不但是上下級的關係更是很好的朋友。礙於和明浩光情同手足的情義,讓張寶相根本下不了手。更何況,他們同是西北軍,更沒有西北軍打西北軍的道理。所以,張寶相只是讓自己的部隊在渭水河邊駐防,將明浩光圍困在博河和鳳陽一帶。
只見西北軍的事情還沒有平息下來,應天前線又傳來急報。應天王聖奎率領應天軍主動出戰和平江軍交戰!兩軍在昂州以南的南川地區進行了一場浩大的近距離肉搏戰,雖然上官英雄佔據著人數的優勢,可聖奎佔據著地利的優勢。應天軍依靠熟悉的地形不斷和南下的平江軍周旋,並且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平江軍較大的殺傷。只是雙方兵力懸殊,聖奎能做的只是減緩平江軍南下的速度,並沒有全殲平江軍的實力。等到南川戰役之後,平江軍的先鋒已經離應天城不到一天的路程了。
無奈之下,聖奎只能將自己手上所有的部隊全部集中在應天城,準備展開應天城保衛戰。
按照約定,在南川戰役結束之後,所有應天軍都要到豐水以南的筒間峽谷會合。當聖奎率領的近衛騎兵團渡過豐水之後,太陽已經開始西沉,落日的光芒讓眼前的平原染上了黃金的火焰。他們沿著一條靠著豐水河的大路前進,越過許多條細小的河流。他們的右方就是聳立的筒間山,山的背後就是繁華的應天城。隨著他們的腳步,筒間山變得越來越高大、越來越黑暗。太陽在他們面前緩緩沉墜,暮色也跟著降臨。
馬隊繼續前進,聖奎擔心太晚抵達,怕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於是以全速前進。最後,他們在天完全黑下來之前,抵達了位於筒間山深處的目的地--筒間峽谷營地。先前抵達的夏雨林終於看見聖奎的王旗之後終於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急忙跑到聖奎的身邊,驚歎道:“殿下!您終於回來了。”
“大將軍,部隊集中了多少?”下了馬以後聖奎最關心的是自己的軍隊。
“回殿下!”夏雨林急忙回答道:“平江軍咬地太緊了,能集中的兵力太少了!在南川戰役之後戰況急轉直下,負責殿後的趙武衡的部隊在下午受到了平江軍的突襲,承受了慘重的犧牲,並且被迫強渡豐水河,許多戰士在渡河的過程中戰死。我隨後率軍在南岸駐防掩護趙武衡撤退,可我們寡不敵眾,弓箭陣遭敵擊潰,左翼的崇弘文已經先行帶著部隊去駐守豐水河渡口了,儘可能的拖慢平江軍進攻的勢頭,其它的部隊則還分散在四周。”
聞言,聖奎一言不發。他只是環視著四周早已經筋疲力竭的應天士兵,低喃的說道:“我們動作得快!快回應天城去,你也馬上派人去通知崇弘文,等他見到平江軍的主力抵達之後就放棄渡口。別讓他在渡口死撐了,也別在平原上徘徊。”
“明白!”夏雨林一點頭,立馬跳上一塊巨石之上,大喊道:“聽見殿下的命令了嗎!所有人立即退往應天城,一刻都不許耽誤!”
“是!”
當夜空中出現第一顆繁星的時候,地面卻出現了一條條長長的火龍,只見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飛快的向著應天城前進。
當應天城巨大的城門開啟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