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大的陣形用意明顯-就是想利用優勢兵力突破丹陽軍的中央陣營。可當納蘭元宗發現丹陽軍也排出了三條陣線時,有點驚訝。只是現在他還不擔心,要知道方陣可不是排的像就行了,而是需要戰鬥力!

果然,納蘭元宗的目標就是丹陽軍的中軍。隨著變化的戰鼓聲,方陣中的北漢軍官高聲的喊著口號,然後陣中的軍旗一轉。打頭的一萬重灌步兵在移動之中開始轉變陣型,陣形由整齊的長方形逐漸變成楔形,直撲南無極身處的中軍而來。南無極早已經預料到北漢軍隊將從中央突破,等撕破中軍防線以後。北漢軍的後續部隊就能利用陣型中央的空隙,分隔兩翼的方陣。所以南無極將中軍展開,率先出陣,準備硬吃北漢軍的攻擊。

當納蘭元宗看見丹陽中軍竟然不知死活的獨自出陣迎戰時,不禁又是一陣輕笑。

兩支方陣不斷地靠近,直至對撞的時候,戰爭就變成了一種蠻力碰撞,嘶吼喧囂,氣喘吁吁的低效殺戮。受致命傷的部位往往是面頰、脖子這些裝甲保護的部分。另一個致死率非常高的原因是擠壓和踩踏,如果有人因為受傷或者被推撞,甚至是有人因為恐慌而跌倒的話,立刻就會有敵人或者夥伴的無數只腳從他身上或者頭上踩過去,嚴重骨折或是死亡難以避免。所以方陣兵的要求是永遠抓住盾牌,除了盾牌是團體的保障起著凝聚力的象徵作用外,在倒地的時候它還可以儘量遮蔽那些不幸的傢伙,分擔踩到的壓力。要在這種金屬碰撞的嘈雜環境中有效指揮長條狀的步兵群是非常困難的,這就要求方陣戰士自覺維持方陣的緊密。如果步兵不具備這種素質的話就會帶來災難!

這時,參戰的北漢軍意外的發現自己的方陣竟然無法撼動丹陽軍的防線。中軍兩翼的北漢軍立馬轉過頭向著丹陽中軍壓了過來。南無極見到北漢軍想要圍住自己的中軍,急忙一揮將旗。側後的丹陽軍也開始齊步向前推進,北漢軍原本想要支援中軍的側翼方陣無奈只能調整方向繼續想著原定的丹陽軍兩翼方陣前進。

接下來,除了騎兵,所有丹陽步軍都已經和北漢軍交上火了。可北漢軍的兵員充足,只見陣線第二排的北漢重灌步軍已經繞過激戰中的戰圈,慢慢的向著丹陽軍合圍了上來。眼看戰鬥勝負就快分曉了,只見丹陽中軍中的將旗又是一揮,三千人的大型方陣中突然閃出一道道空隙,緊跟在中軍身後的二十個百人隊有序的湧入這些空隙裡。

還在死命推擠丹陽軍方陣的北漢軍士兵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聽見丹陽中軍方陣中有人用丹陽語高喊:“撤陣!!!!”

“撤陣?!”許多北漢士兵都不解的對望著,心裡還在默唸道:“開什麼玩笑!現在撤陣不是找死嗎?”

可丹陽軍並沒有開玩笑。突然,方陣最前排的北漢士兵一下子感覺不到對面丹陽士兵的力量了,而自己身後的同伴並不知道丹陽軍主動撤陣後退,還在死命的往前推。方陣前幾排的北漢士兵就被自己的同伴一排排推倒在地。

“怎麼回事?!”倒地的北漢士兵還在責怪身後的同伴之時,丹陽士兵已經大喊著衝了上來。他們在所有倒地北漢士兵的脖子和頭上留下相同的標記,然後丹陽士兵踏著北漢士兵的屍體一個個的躍進緊密的北漢方陣中·······

納蘭元宗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就是將陣型排的太密了。雖然方陣需要密集的兵力,可當他們一起前進的時候,揚起的塵土,腳步的喧囂,人聲的嘈雜使得在方陣中部計程車兵既看不到,也聽不到。就算位於方陣第四排的指揮官還可以看清狀況,可士兵也根本無法判斷周圍的形勢。他們只能依靠口令和軍旗揮動的號令,盲目地推著前排計程車兵前進,透過人群的運動趨勢、速度、推動夥伴的阻力、前排傳來的喊叫以及身旁夥伴傳說的各種陣中謠言模糊地來認識形勢。即使前排或者側翼的某個地方遭到了最可怕的殺戮,在陣中計程車兵只能眼巴巴觀望,毫無辦法。這次的方陣太大了,為了獲得正面的衝擊力,無數人力資源虛耗在龐大的陣型中。當最糟糕的事情出現,也就是敵人衝過了前排的槍林,進入方陣的時候,方陣中計程車兵立即變成了待宰的羔羊。更何況,丹陽士兵一撤陣衝鋒,北漢軍陣中的指揮官-攸左車就被南無極一箭射死了。沒有指揮官統一的指揮,陣中計程車兵只能靠猜來想象前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們也只有靠猜,因為知情的北漢士兵都已經被突入陣中的丹陽兵幹掉了。

正在攻擊丹陽軍左翼方陣的元豹衝突然發現了中軍陣中傳來的異樣,拉住殺的雙眼通紅的英華,大聲問道:“中軍怎麼了?”

四周的吵鬧聲蓋過了元豹衝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