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厚氣氛之中。
隨著灤州諮議局正式成立,以及王磷同在諮議局成立典禮上發出共和政府的訊息,城內城外一時間都在圍繞著諸如此類的話題談論著。
雖然對於老百姓們來說,還是像以往的老樣子過日子:年輕人們不管懂還是不懂,都跟著一起湊熱鬧,人云亦云的慶祝TF帝制;滿清遺老們則依舊整日以淚洗面,沒皇上就沒了主心骨似的;小商小販和普通農民們卻管不了那麼多,時時刻刻都在計算著日子該怎麼過。
不過無論如何,這個時代終歸還是有了變化。
大街小巷懸掛起各式各樣的五色共和旗,路上的行人要麼是光頭、要麼是陰陽頭,街頭牆壁上到處張貼著大字報和革命口號,只是已經沒有多少人會去駐足觀看了。
民兵督練公所一如既往的進行訓練,儘管訓練內容漸漸的已經顯出了枯燥,但是訓練營中的民兵們每天依然保持著十足的幹勁。不僅因為有一套獎賞系統再激勵著他們,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熟悉了這裡的生活。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士兵在接連獲得獎賞後,漸漸養成了一種榮譽感,他們不僅渴望著繼續得將,同時還希望得到教官和袁總督的讚賞、認可。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苗頭,因為如今中國軍隊幾乎已經很少再有榮譽感一說了。
袁肅在意識到訓練營中有這樣一批難能可貴的民兵後,每天投入到訓練營的時間愈發增加,他希望能將這種榮譽感擴大規模,直至達到所有士兵都能養成這種心態。為此,他除了每天早上堅持帶隊晨跑之外,也經常親自組織常規訓練,把前世一些先進的訓練技巧當著民兵的面進行親身示範。
好幾晚上他甚至沒有返回標部大院的宿舍,直接留在督練公所這邊過夜。
正因為袁肅與民兵們走得越來越近,這些民兵對袁肅的感情也越來越深。畢竟這個時代像袁肅這樣正派的官僚實在太少,袁肅的出現很容易的便造成了一種反差的效果。再者這些民兵大部分是沒有文化的樸實人,誰對他們好,他們便會信服這個人。
直至今日,督練公所的訓練已經讓民兵們打下一定基礎,袁肅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督練公所這邊。在他的計劃之中,民兵只是後備的兵力資源,自己白手起家的本錢依然是七十九標。他不可能只顧著培養民兵而忽視七十九標,如果七十九標還是老樣子毫無作為,只怕到時候戰鬥力還不如民兵。
不過袁肅同樣很清楚,鍛鍊七十九標要一步一步的來,一方面是畢竟他不是七十九標的標統,另外一方面則是七十九標經年累月的慵懶之態,可不是說改就能改過來的。
從正月初十開始,袁肅重新規劃了督練公所晨跑的路線,民兵晨跑的路程每天都在增加,之前的舊路線顯然已經達不到標準。他故意制訂了三條路線,今後每天輪換著來執行,這三條路線分別會經過七十九標標部大院、小坎村和鳴嘡鎮。他的用意很簡單,就是要讓七十九標計程車兵們看看民兵訓練的勤快。
儘管他不確定七十九標計程車兵會有多少人能受到影響,但之後自己會在七十九標內部散佈一些言論,故意挑起七十九標與民兵的竟比。等到時機成熟時,他便有藉口制訂七十九標的日常訓練計劃,也有理由號召士兵們參與這個計劃。
到了正月十二日這天,袁肅剛剛帶領民兵晨跑來到鳴嘡鎮,稍做休息之後正準備返回城內,就在這時卻十分湊巧的遇到騎馬而來的何其鞏。見面之後才知道,何其鞏本來打算進城去找袁肅,議定明日中午在標部大院開班授課。
之前的七、八天時間裡,何其鞏一邊照顧著第二營的營務,一邊勞神費力的準備隨營學堂的招生和備課工作。自從袁肅表示將隨營學堂的事情全權交給何其鞏來負責之後,何其鞏一點也不跟袁肅客氣,但凡是相關的事務一律不去請示袁肅,直接由自己裁定執行。以至於袁肅最近幾天幾乎弄不清楚這件事的進展。
今日聽到何其鞏的通知,多多少少讓袁肅有幾分唐突,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準備過似的,居然一下子就要正式開班授課了!
唐突歸唐突,但這終歸是一件好事,袁肅隨即簡單詢問了一些細節問題,關於隨營學堂會安排那些軍官入班學習,以及教學所需的工具是否夠用等等。
按照何其鞏的安排,隨營學堂分兩個班,一個是基礎班,專門為沒有文化基礎的學員教授一些發音識字的啟蒙教育;另外一個是深造班,讓一些能偶讀書識字的學員進行更深入的擴充套件學習,當然即便是擴充套件學習也都是與軍事相關內容,比如數學、地理之類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