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部分

著整個安徽的軍政大權。

此次南北開戰,前安徽都督柏文蔚被迫辭職離任,這正是倪嗣沖翹首以盼的結果。

可以說,安徽的戰事基本上已經全然告一段落,倪嗣沖不會揮軍南下,當務之急還是穩固他個人在安徽的統治地位,直到國內戰事結束之後正式接替安徽都督。

得知這個訊息,對袁肅來說並不算是好訊息,他原本打算趁著安徽境內出一些什麼亂子,或者需要幫忙之類的機會,派遣兵力去佔據淮北。然而倪嗣沖已經把整個安徽都牢牢掌握了,柏文蔚業已化裝潛逃離去,顯然是沒有出兵的藉口。

晚宴過後,袁肅回到臨時行營,正好陳文年在參謀室內匯總完畢今日收到的電文,趕到袁肅的書房前來報告。

“都督,上海那邊的駁火已經結束了,昨日鄭汝成的部隊馳援進城,擊潰了圍堵在江南製造局門口的革命軍。據說上海的革命軍全部分散撤退,一部分逃避進入租界,另外一部分離開了上海。還有那些青幫分子也都躲躲藏藏。今天中午時鄭汝成宣佈上海戒嚴,並正式出任上海鎮守使。”陳文年把今天最重要的一個訊息先做了彙報。

“早在意料之中了,上海雖然是gmd的總部所在,但畢竟缺乏軍事根基,單憑一些臨時組編又極缺武備的力量,想要奪權,簡直是痴心妄想。”袁肅不動聲色的說道,這些情況他都瞭如指掌,自己現在心裡面主要的還是在思量如何進佔淮安和淮北。

“淞江的第二十七旅已經奉命向南京進逼,預計明後兩天能與第二鎮和江防營完成會合,屆時南京將會被團團包圍。”陳文年又說道。

“南京還是有得打的,畢竟依靠長江天險,第八鎮多少能阻擋一番。不過我相信攻克南京也是時間上的問題,就看第二鎮和江防營誰肯更拼命了。怕就怕兩邊都想著坐收漁翁之利,到頭來反倒給了第八鎮喘息的機會。”袁肅頗有深思的說道。

“是啊,按理說,第二鎮和江防營之前都是一路高歌猛進,昨天已經完成對南京的戰略包圍,理應在今早就發動進攻。可是直到現在還沒聽說南京那邊交起火來,看來,馮都督和張將軍之間還是很有默契的。”陳文年冷笑了一下說道。

正文 關於“二次革命”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3…2…21 8:18:59 本章字數:9274

1�袁世凱清除革命黨人

鄧家彥民國元年中山先生讓大總統於袁世凱後,餘即辭參議員之職,在滬發刊《中華民報》,專事反袁。同時有周浩、戴季陶等主辦之《民權報》,李懷霜(之後任李協和之秘書長)主辦之《天鐸報》,均在上海同持反袁立場,頗得桴鼓相應之效。先是馮自由主持之稽勳局,對革命有功人士紛予官費遣送出國留學。餘雖因趕回上海參加革命而未竟學業,但仍拒絕此項機會,而留滬辦報,其時因租界之保護,得享言論自由,日日著論攻擊袁世凱及北京政府。胡適之舊文學甚佳,嘗以翻譯及舊詩投寄《中華民報》。

宋教仁遇刺一案,連帶搜出若干檔案,其中有暗殺名單,餘亦赫然列名。可見袁氏對餘銜恨之深。二次革命失敗之後,袁氏黨羽鑑於租界當局已有戒備,且派印度巡捕來保護餘等黨人,既無法行使其暗殺之卑劣手段,乃具名向租界當局控告,誣餘以陰謀顛覆X國家之罪名,因此餘遭英吏判決繫獄6月。餘雖遭縲紲,而報館未被封禁,乃由汪洋、胡樸安等同志代為經營。旋以經費不支而自動停刊。餘出獄時總理及吾黨同志多已亡命日本,總理遣龔煉百及李劍塵同志(九江人)來迎餘赴日。

2�孫中山決定討袁

馬超俊袁世凱任總統後,以全國鐵路督辦名義畀予總理,總理認為如果袁真心為國為民,兩人可以精誠合作。不過袁有野心,與總理在北京的晤談,僅系虛相委蛇,毫無誠意。其實現野心步驟有四:清帝退位、取得政權、南北議和、控制全國。那時梁士詒(燕孫)為袁世凱的智囊,自比張子房,以“帝師”自任,為袁計劃一切(此事為盧信所言,盧為廣東人,當時給梁燕孫作秘書,很能寫文章)。

宋教仁主張責任內閣,且到各處演講,為袁所忌,故賄買應夔丞、武士英,於3月20日下午刺殺宋教仁於上海北站。總理聞訊,從日本返抵上海。我甫從武昌出獄,急乘輪赴滬,在鐵路公司晉謁總理,報告黎元洪昏庸無能,武漢由其控制,實有莫大的障礙。不久,總理有《為袁氏叛國對國民宣言書》的發表,勸袁氏辭職,以謝國人,其宣言略謂:“東南人民,荷戈而逐,旬日之內,相連併發……願全體國民,一致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