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亦思馬因這麼蔑視自己,火篩強忍住怒意,“全軍出擊。”
火篩和亦思馬因兩人帶著中軍往前線之後“咚”“咚”“咚”的鼓聲再次響了起來。在最後面的後軍也開始了集合。
大帳裡,朱厚照還在不斷的看著各種文書,從昨天晚上到現在朱厚照都還沒有休息,因此背面的鼓聲一想起朱厚照便聽到了。之後朱厚照立即派人去打探情況。
明軍二十六萬,火篩三人十二萬大軍,再加上巴圖蒙克的十萬大軍總共四十八萬大軍,將近五十萬人圍在以巴圖蒙克為中心的草原上,周圍方圓上百里全都是兵馬。而各路大軍之間相差的距離也不近。
當火篩和亦思馬因兩人都已經帶著大軍趕去前線的時候朱厚照派出去的人才把訊息帶了回來。
“你說巴圖蒙克發動十萬大軍全力突圍了?”探子帶回來的訊息的確是出乎朱厚照的意料。這巴圖蒙克連幾次試探性的進攻都不要了,直接就是全軍壓上了,這種魄力還真不是一般人有的。
不過朱厚照迅速就做出了應對:“傳令袁啟文帶著他的五萬大軍去北面支援。”
得到朱厚照的軍令之後袁啟文迅速集合了兵馬,然後帶著五萬人呼嘯著朝北面而去。
北面防線上,在前軍組成的防線幾乎要崩潰的時候亦思馬因及時的帶著大軍趕到了。稍後火篩也同樣帶著人趕到了前線。瀕臨崩潰的防線在得到兵力的補充之後立馬有穩固了起來。
“傳令下去,不惜一切代價往前衝。”雖然突圍更加困難了,但是巴圖蒙克適時的加強了進攻。對他來說現在是最好的突圍機會,火篩和亦思馬因的大軍剛剛上戰場還沒有適應此次戰場的節奏,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能夠發揮出來的實力就要大打折扣。敵軍最弱,自己最強的時候巴圖蒙克怎能不把握好時機啊。
Ps:還沒有收藏的朋友一定要收藏一下啊。還有票的也一定不要忘了啊。現在已經晚上了,再不投票,到了明天今天的推薦票就作廢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下)
更新時間2012…7…19 11:29:46 字數:2558
最終巴圖蒙克的大軍還是被打了回去,雖然他們人數有十萬人,並且突破口也找的是四個方向中防守兵力最弱的北面,但是他們還是沒能夠從那裡打出一個缺口而逃得一線生機。在北面的中軍和後軍都投入了戰場的情況下,巴圖蒙克的大軍在兵力上的優勢已經被消耗殆盡。
雖然由於火篩和亦思馬因的大軍因為初次投入戰場都此次戰爭的節奏不熟悉導致他們不能夠發揮出全部的實力,但是靠著朱厚照先前給他們補充的大量的弓箭等兵器,火篩他們還是和巴圖蒙克打了個不相上下。
草原上缺的東西有很多。他們缺糧食,缺鹽料,缺匹布,缺茶葉。除此之外他們更缺鐵料和兵器。
即使巴圖蒙克身為韃靼的大汗,但是他的治下的兵馬使用的兵器也是不盡人意。如果比較來說他們連大明的地方上的治軍使用的兵器都有所不如。特別是現在的蒙古勢力可謂是幾百年來最弱的時候。從太祖、成祖再到現在的孝宗,中間不管是哪位皇帝都沒有忘記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不斷地對蒙古殘餘勢力展開打擊。
靠著武力殺戮、挑撥分化等各種方法,一百多年來在大明的打擊之下蒙古的勢力已經處於極度削弱時期。
明朝建國時蒙古被大明稱為國患,就是蒙古是大明朝國家的心腹大患,雙方是你死我活且都有能力滅了對方的。但是現在蒙古被稱為什麼呢:邊患。也就是此時的蒙古在大明的眼裡只是一個可以對邊關有一定威脅的勢力,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可以決定自己生死的心腹大患了。他們就像倭寇一樣,雖然勢大,但是隻能被稱為邊患,
已經被削弱到極的蒙古人現在連人手一件兵器都湊不出來。巴圖蒙克治下幾十萬大軍除了最優秀的近軍能夠人手一件精良的刀具之外,其他的騎兵也只能使用那些一般的甚至劣質的兵器,更有甚者有一些邊緣的部隊連兵器都是使用的木棍前面加個鐵塊之類的東西。
此次朱厚照賞給火篩、亦思馬因和亦卜剌三人的兵器絕對是大明使用的優良兵器,特別是那些弓箭更是朱厚照從京城帶來的。兵器一直都是制約著蒙古騎兵戰鬥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獲得了朱厚照送給他的優良兵器之後火篩、亦思馬因和亦卜剌三人的部隊戰鬥力可是直線提升。
此次戰鬥靠著這些優良的兵器北面的防守軍隊給予了巴圖蒙克大軍以近乎毀滅性的打擊。巴圖蒙克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