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閣首輔劉健了,這些人當中也就是劉健一個人一連做了十幾年的內閣大臣了,十幾年來在大明除了孝宗這個皇帝之外就屬劉健的權力最大了,並且劉健也不是沒有做過權臣的事。早些年劉健獨攬大權的時候可是沒少被人罵他是個權臣,也就是這幾年隨著李東陽和謝遷成長起來之後逐漸的分掉了劉健的一些權力使得劉健的權勢有所下降,但是即使如此劉健仍然是大明朝除了皇上之外最有權勢的人。即使是朱厚照這個太子在大明朝的影響力也比不上劉健。劉健現在“三朝元老”和十九年的內閣大臣不是白當的。

想著想著眾人變不自覺的把目光看向了劉健。看著眾人望過來的目光,眼珠一轉劉健便猜到了他們在想的什麼,“哼,想我劉健十幾年來勤勤懇懇忠君為國,雖然權勢是大了點但是也從來沒有生出過廢君的念頭,你們這幾個人竟然敢懷疑到老夫的頭上,真是豈有此理。”心裡想著劉健便怒目金剛的瞪了回去。

看著劉健那張佈滿皺紋但卻仍然正義傲然的臉,眾人也就打消了懷疑。在這裡站著的這些人也都是在一起為官十幾年了,雖然大家經常政見不合吵來吵去的,但是對每個人的心性還是看的很清楚的,劉建的為人也是大家都佩服的,要不然也不會容忍他在首輔的位置上那麼多年了。再說要是孝宗退位了影響最大的恐怕就是劉建了,想到這一點眾人也就收回了自己投向劉建的懷疑目光。

難道是皇上自己想退位了,想來想去眾人只認為這一個可能性最大了。但是即使想到了眾人也是很難接受啊。為啥啊,從秦始皇稱帝到現在將近兩千年來就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將近兩千年來人們形成的思維習慣使得在這裡站著的這些大明的肱骨之臣們實在是有點接受不了這件事情。

兩千年來那些皇帝們除非是被趕下臺的,那個不是霸佔著那個位置不死決不讓出去啊。或許一個現代人很容易接受先皇提早退位讓新皇提前登基的事情,因為現代人不但深受現代西方思想的影響,並且在現代人前面也有一個這樣的例子放著,那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這個好的榜樣。

所以現代人很容易就可以接受這樣的事情,不過現在的大明朝可是很難有人輕而易舉的接受皇帝主動退位的事情。原因嗎,一方面是兩千年來形成的慣性思維讓人們認為皇帝都應該是在皇位上呆到死的,就是病也要病死在皇位上,不死就絕對不可以下來。另一方面現在的明朝不但沒有一個好的榜樣可供他們參考,相反類似的不好的例子倒是不少。

一個國家同時存在一個先皇和一個新皇是很容易出問題的,出現兩個皇帝就意味著國家的政治勢力要分為兩大勢力,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每一個皇帝的身後都有著一批支援著他的臣子。要是兩人皇帝能夠相互剋制一下並且管好自己的下屬不讓他們在下面私鬥,或許對國家產生的危害還不會太大,但是如果兩個皇帝剛開始還好好地,但是後來由於某種原因鬧翻了,或者兩人的背後勢力鬧翻了,那到時候可有的鬧了,弄不好國家也得來一場動亂。這樣的事情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

孝宗本來前幾個月身體都已經好了,最起碼下地行走已經沒有問題了,可是就是因為朱厚照親征之後勉強上了幾次早朝有把身體給弄垮了,到現在還得整天躺在床上,連下地行走都困難。

躺在床上看著幾位大臣低頭沉思的樣子,孝宗便知道他們又開始往政變上面想了,也不怪他們,當大臣的都這樣,處理政事習慣了什麼事情都喜歡往深了想,但是有時候其實事情就是很簡單的,不過經過他們大腦一想,簡單的事情也變得複雜了。看來在不說出原因他們就不知道要想到哪裡去了,“朕近來感到身體越發的虛弱了,恐怕無力再處理政事了,所以才會有此想法。”

“皇上貴為天子一心為國為民,恐怕就是上天也不忍心皇上一直深受病痛折磨,相信不日皇上便可痊癒。希望皇上能夠收回成命……”

“朕的身體,朕自己知道,”擺了擺手制止了大臣們的勸阻,孝宗繼續說道:“朕從小便體弱多病,繼位以來雖然勤勤懇懇但是身體也變得更差了,幾年前朕就感到身子骨越發的虛弱了,這一次病倒朕也是徹底下定了決心了。並且幾年前朕就有把皇位提早傳給照兒的想法,只是當時考慮到照兒年紀太小恐不足以擔此重任這才作罷,現在照兒不但心慈善良而且經過多年的歷練處理起政事來也越發的成熟了,相信在有眾位大臣的輔助,照兒一定可以做一個有為明君的。”

要說孝宗退位,最高興的莫過於現在的兵部尚書劉大夏了,這倒不是說劉大夏多麼的盼著孝宗下臺,而是他的兵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