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士的家族專出文官,他的父親正是當朝的財政大臣,手握英國的財經大權,是英女王最倚重的大臣之一。
論起家族背景,華萊士與蒙哥馬利可以說是不相上下,但蒙哥馬利的家族勝在底蘊深厚,已經興旺了很多年,而華萊士的家族則是在他父親這一輩才興旺起來的,所以,如此一比較,二人的背景還是有些差別的。
不過,這華萊士與蒙哥馬利的性格到也有些相似,他們都不希望依靠父輩的餘蔭,而是願意透過自己的奮鬥來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放棄倫敦舒適的生活跑來印度的原因。
華萊士更是希望能在印度這個大融爐中好好歷練,幹出一番事業來給人看。
而說起這華萊士的個人情況,總體來看,條件不錯,三十好幾,與蒙哥馬利的年齡不相上下,面板白皙,相貌英俊,似書生而非大將。
真正算起來,此人可以說得上是智勇雙全,他除了在領軍帶兵上有一套之外,更是蒙哥馬利最為倚重的謀士,蒙哥馬利很多指令幾乎都是出自於華萊士之手,他就等於是蒙哥馬利的半個腦。
而當蒙哥馬利聽了花萊士之言後,不禁也是暗暗心驚,如果華萊士之言屬實,那他們就必須果斷採取行動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七章 相識何必曾相逢
蒙哥馬利與哈里和華萊士經過緊急磋商之後,便決定展開追擊。
可是,這追也得有個追法,如何追,派多少人去追…。等等,這是一個系統工程。
經過討論,他們決定派六十萬人馬去追,然後留下二十萬人堅守大寨。
而這些被派去追擊太平軍的人馬包括八萬英軍以及五十二萬印軍,而留下來堅守的則是一萬英騎兵再加十九萬印軍。
英軍原本參戰的總人數包括步騎在內共計有十萬人,但在前次哈里與曾三的交鋒過程中,英軍已經損失了一萬鐵騎,所以,英軍現在擁有的總兵力已經下降至了九萬人,這其中包括二萬鐵騎和七萬步兵。
而此次,英軍出動的是八萬人,說其是傾巢而出也並不為過,而光看這架勢,他們似乎是勢在必得。
不過,雖說是傾巢而出,但蒙哥馬利也留下了後手,他留下了二十萬大軍守大本營,以防不測。
這戰場上的事,誰又能說得準,風雲變幻,讓人始料不及,而給自己留條後路,買個保險,顯然是最明知之舉,如此說來,蒙哥馬利也是深明其理。
而且,能在大好形勢之下做出這樣的安排,蒙哥馬利可謂之能,而他這看似輕易的一舉卻為他以後的脫困埋下了伏筆,當然,這是後話。
而說到具體安排,英印聯軍此次對太平軍的追擊是以一萬英軍鐵騎作為先導,然後以五十二萬印軍做為攻擊主力,最後則以七萬英軍殿後。
而蒙哥馬利的這一排兵佈陣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這樣做也自有他的一番道理,而說穿了,也就是明哲保身。利字當先罷了。
蒙哥馬利以英軍騎兵作為先導,是因為騎兵跑得快,衝力力強,一旦追上太平軍,他們便能以下山猛虎般的姿態給太平軍以震懾,即使不能重創太平軍。至少也能拖住太平軍,從而為後面的攻擊主力贏得寶貴的時間,同時,英軍騎兵以強勝之姿對上太平軍的敗軍之勢,必定是順風順水,手到擒來,所以,英騎在此過程中也可以獲取最大的好處,搏得最大的功勞。這是何樂而不為呢。
而將五十多萬印軍做為攻擊主力,這也是有一番道理的,因為印軍人多,無論從哪方面講,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主力,當然,這主力包含著兩層含義,一層為攻擊太平軍的主力。再一層是送死的主力,不然怎麼著。難道讓英軍去送死不成,所以,印軍做為攻擊主力是理所當然的。
最後就是那七萬英軍了,蒙哥馬利是將七萬英軍當做最後的籌碼來使用的,這也能理解,而且。對英軍來說,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如果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英印聯軍佔據上風,那他就可以讓印軍先與太平軍一拼。從而將太平軍的有生力量給消耗大半,然後,他再讓英軍去收拾殘局,最後,這主要功勞自然就算到了英軍的頭上,當然,如果出現意外,那印軍就可以被當做英軍的墊腳石來用,由印軍先擋著太平軍,英軍則可以安然後撤。
如此一來,無論出現什麼樣的情況,蓉哥馬利與他所率的英軍主力都是進可攻,退可守,完全是立於不敗之地。
如此安排,如此計算,說蒙哥馬利是深思熟慮,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事情真會如他所願嗎?這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