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徒增傷亡,補給不足,白白糜費人力物力,眼下理應先消化跟前得來的利益,將來再做打算。
也就是說,從一開始,這些嚐到了甜頭的商賈們,從來就沒有想過和平的問題,當他們嚐到了打仗的好處之後,當他們從中獲取了巨利之後,幾乎所有人都有一個念頭,戰爭,不斷的征伐,消滅了大明,還有天竺,還有崑崙洲,這天下廣大,到處都是資源和市場,市場越大,利潤越是豐厚,資源越多,利益就越多,陳學已經成為最激進的組織,他們不斷的修改理論,如今已經得出了諸多理念,他們比先輩更為好鬥,正因為這種理念,無數的陳學成員坐上了一條條大船,開始出現在天下各處角落,就在不久前。一名陳學生員抵達了崑崙洲,並且宣稱。崑崙洲土地肥沃,遍地黃金。此地子民,面板黝黑,愚鈍不堪,卻身體矯健,理應開化云云。
自然,眼下諒山對於所有事件的討論終究還是在大明的上頭,打是必須的,唯一在爭論不休的,無非就是速戰還是緩戰的問題。相比於其他不毛之地,這大明顯然要貴重得多,最後郝政一言九鼎,總算平息了爭端。
而接下來,許多商賈就出現在了長興島。
畢竟許多人已經猜測到,諒山與朝廷媾和的條件必定有通商一條,也就是說,在這大明腹地,萬萬的人口。很快都將成為諒山新的市場,廣東一帶,雖然可以輻射江西、兩湖等地,可是海運的成本終究是最低的。而要降低運輸成本,這崇明和長興島,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一個絕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