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的人亦步亦趨的跟在天子的身後,兩側的街道也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通往紫禁城的街道已被淨空。兩道上倒是有不少百姓,紛紛拜倒。
一切……都如此的井然有序,朱棣忍不住微微一笑道:“倒是辛苦了諸卿。”
這本來只是一件很隨意的話,誰知這時,那兵部尚書周力帆卻是道:“陛下,微臣人等哪裡當得了辛苦二字,不過是依命行事罷了。若非趙王殿下指揮若定,佈置妥當……”
朱棣微微愕然,他不由覺得有些奇怪。
可是這周力帆在說話的時候。其他的大臣竟紛紛點頭。
朱棣原以為這事應當是京師之中德高望重的大臣所佈置出來的,可是誰曾想到,大家卻都異口同聲的道是趙王的手筆。
按說,這趙王只是個藩王。在大明朝。百官什麼都怕,唯一不怕的就是藩王,相反,為藩王說好話反而是禁忌,你看那御史,隔三差五都在彈劾藩王的過失,至於趙王,更是藩王中的典範。他的兇名,還有諸多斑斑惡跡。早已在都察院裡掛了號了。
也就是說,在場的這些人實在沒有必要為趙王說話,因為拍趙王的馬屁不會有任何的好處,甚至有可能會被人指責。可是瞧大家一臉信服的樣子,紛紛點頭,如此說來,京師裡的事還真是趙王佈置。
趙王一向渾渾噩噩,怎麼突然之間竟是如此穩重起來。
朱棣有些不信,可是見趙王一臉謙遜的樣子,心裡又不免動搖,禁不住在嘀咕,莫非經歷了此事,自己這個兒子竟是一夜之間長大了。
能夠擺平北京城的一群老官僚,還能將整個北京佈置的如此井井有條,想要做到這一點,可不是很容易,更何況如今是大戰剛剛結束,百廢待舉之時,這朱高邃莫非是個天才不成?
朱棣越琢磨,越是覺得不可思議,最後苦笑著深深看了朱高邃一眼,拉住他的手道:“遂兒莫非是賢王麼?”
這本是一句玩笑話,實在是朱棣的心情太好,可謂心花怒放,所以固然平時穩重,不怒自威,可是在這時候卻也不免開些玩笑。
一場北京保衛戰,全殲瓦剌和韃靼主力,從此大明再無邊患之憂,單憑這一點,裡頭的意義就決然不同。朱棣帶著三十萬精銳出關,雖然自信滿滿,可是對付這些瓦剌和韃靼人尚且只有九成的勝算,不敢把話說滿,而現在……
想到這裡,就更加不可思議了。
更不可思議的時候,北京城裡和自己此前的想象全然不同,這一路走過去,哪裡有半分的混亂,所有的佈置都是天衣無縫。
在朱棣開了這句玩笑之後,朱高邃認真地道:“平日都是父皇庇護兒臣,是以兒臣的言行不免莽撞一些,此番圍城,兒臣想不做賢王也是不成了,能為父皇分憂,兒臣再欣慰不過。”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其實是很有才的,之所以平時渾渾噩噩,只是因為有你這樣一個好爹,現在出事了,只好為爹分憂了。
一下子便把孝心表現了出來,與此同時又把父子的感情渲染的淋漓盡致。因為你是個好爹,所以我才如此,其實這一句話很對朱棣的胃口,從前朱棣或許對趙王有點恨鐵不成鋼,可是現在,只是覺得滿肚子都是溫情,這是自己的兒子,自己做老子的保護著庇護著他,他渾渾噩噩,稀裡糊塗一些,又有什麼不好。
至於此子從前稀裡糊塗,今日卻令人刮目相看,又似乎好解釋多了,他並非是沒有才幹,只是因為自己這父皇的光芒太盛,所以才是如此,這個兒子的才幹看來不在他的兄長之下。
朱棣心情大好,他這時又想起了郝風樓,郝風樓這個傢伙今日似乎低調得有點不同尋常,朱棣朝郝風樓微微一笑,他心裡清楚,沒有神機衛,沒有那些犀利的火器,這北京城是守不住的。
……………………………………………………………………………………………………………………………………………………………………………………………………………………………………………………………………………………
朱棣已是進入了別宮,旋即在暖閣召見了大臣,此時暖閣之中已是熱氣騰騰,與閣外的冷冽隔絕開,朱棣此時皺著眉,正在一絲不苟地看著戰報。
戰報之中的許多內容都可謂是觸目驚心,朱棣萬萬想不到兩千神機衛竟然可以與萬餘瓦剌韃靼精銳正面交鋒,而且還是大獲全勝,殺賊鉅萬,當然,這是在甕城決戰,神機衛佔了地利,而且此前佈置了陷阱,至於瓦剌人,一開始自信滿滿,正是因為過於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