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朝廷的絕對認可。
解縉沒有反對,只是應了一句:“微臣遵旨。”
朱棣撫案沉眉,若有所思的道:“神武造作局之下設火銃隊一營,專門用於試練火器,人數暫編五百人。既負責拱衛造作局,同時效驗武器,制定操練。火銃隊亦歸郝風樓節制吧,設百戶五人,總旗、小旗若干,所有人都享親軍錢糧,至於封賞由郝風樓報上,令禮部核准就是。”
頓了一頓,朱棣又道:“南征安南已是勢在必行,郝風樓忠君之事也算是功勞赫赫。異日若是拿下安南,將來定南之功也少不了他的一份。從即日起,神武造作局**火銃供應徵南軍馬,郝風樓,你來說說看。三個月內,你能產出多少火銃?”
郝風樓道:“五百柄。”
這確實是郝風樓的極限。就算要擴產。可是許多的工匠都還不熟練,而且還要大量生產火藥、通鐵條等物,五百確實是神武造作局的極限了。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火銃的價格高昂,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極多,除非朝廷肯傾盡全力支援。可是現在既要用兵,想從朝廷裡掏出銀子來,實在是千難萬難。
朱棣沉吟道:“卻也夠了,暫時先用著罷。”他四顧眾臣一眼。繼續道:“郝風樓不過是個錦衣衛千戶,可是位卑不敢忘憂國,嘔心瀝血為朝廷效命,可謂楷模。命禮部彰表他的功績,刊發邸報,鹹使聞之罷。”
眾人一聽,俱都心裡吸了口氣。
或許對許多人來說不過是刊發個邸報,並不算什麼,可是但凡是深諳規則的人都知道,這郝千戶已經拿到了一道護身符了。
什麼是護身符?大明朝有兩種,一種是明面上的,即所謂的鐵券,反正只要是有大功的,給你頒發一個,你收藏在家裡,假若犯了罪,拿出鐵券來,自然可以抵罪。
不過這東西的信用和大明朝的寶鈔差不多,隨著朱元璋的濫殺,早已破產。
只是還有一樣東西,照樣可以拿來當免罪金牌用,那即是邸報彰表。邸報裡的內容很多,有一些皇帝的訓話,無非是告訴大家要勤勉,要好好辦事;此外還有一些奏陳,一些翰林們撰寫的文章,最後一種就是彰表,哪個立了大功,皇帝開了金口,然後文淵閣起草,最後再經過禮部刊發,大大的頌揚該人的功績,並且表示天下的官員定要以此人為榜樣,好好學習之類。
據傳太祖之時就有官員因為犯罪,太祖聞訊,勃然大怒,打算殺此人全家,可是正準備動手時,太祖卻是沉默了,理由很簡單,因為在數年前,此人曾被彰表過,是皇帝樹立的典型榜樣之一,最後這件事無疾而終。因為對天子來說,一般像這種官員,本身就是吉祥物,此前你說他如何如何忠心,如何如何忠正,總不能沒幾年功夫,這人原來竟是個罪臣,這無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因而在官場內部都有那麼點兒流言,大家都曉得,只要經過了彰表的文武大臣,幾乎等於穿了一件寶衣,除非牽涉到了謀逆造反,還有一些必須處以極刑的重罪,基本上小打小鬧一下,朝廷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郝風樓獲此殊榮,在永樂朝算是第一人,顯赫如此,令人側目。
朱棣抿了抿嘴,屏退了群臣。
眾人已是紛紛散去,獨獨,朱棣留下了郝風樓,他手裡還在把玩火銃,方才由於當著諸人的面,所以還得端著,而現如今,陛下手端火銃,或用腋下夾著銃柄,此後又嫌身上的冕服過於寬大,便叫人換了一身勁裝衣衫,頭戴通天冠,腳踩鹿皮靴,倒有點像獵人的裝束。
靠著武閣不遠有個園子,南京的紫禁城本就是傍山而建,所以有些陡峭,朱棣舉著火銃,裝填好火藥,用通鐵條時顯得有些不太適應,倒是郝風樓在一旁連忙提示:“陛下,要慢點,這前端是軟的,需慢慢探進去,出來的時候要小心,最好直拉……”
朱棣試了幾次,都不如那些火銃手熟練,總覺得不舒服,最後怒道:“休要多言,朕自曉得。”
他口裡說曉得,慢吞吞才折騰好,上了火繩,火銃舉起,瞄準,虎目看到了密林上的一支雲雀,那一雙眼眸立即亮起來。
郝風樓道:“陛下,點火。”
朱棣這才想起,只得叫太監拿了火折,點了火繩,火繩也是用浸油的材料,慢慢燃燒,最後砰的一聲,整個火銃劇烈動搖,無數的飛鳥驚起。
朱棣不由搖頭,將火銃放下,似乎是覺得火銃有些燙了,忍不住道:“這火銃畢竟沒有弓箭便利,難怪你要專門操練火銃隊,若是尋常的人員不能做到每日操練,想要發揮它的奇效卻是不易。”